第64章 战国第三日-真亦假 (第2/2页)
公孙渡派出的人成功将计划告诉了张雁,而张雁也非常痛快的答应了计划。 叶翔的计划非常简单,让张雁派出一小波人马在常山制造声响吸引袁大头的注意力,同时也让曹jianian现那里的响动。 事情就如叶翔计划中一样,在张雁派出小波人马在常山引起sao动的时候,袁大头第一时候派兵镇压。 然而还没等袁大头派出的兵到达常山,朝歌鹿场山苍岩谷那里有传来了张雁手下sao动的消息,没有办法袁大头只能又派兵去往镇压。 随后,在袁大头势力范围内又有四个地方出现张雁的小波势力sao动。 最开始袁大头都是派兵前往镇压,可当援兵到达的时候,张雁的sao动势力早就已经跑路,而为了避免援军离开后张雁的势力重新返回,所以这些援兵暂时留在了派往的援助地点。 不过随着sao扰地点越来越多,袁大头才看明白这并非真正的sao动,而是张雁在故意分散他手头的兵力。 就在袁大头想明白这个事情的时候,袁大头的手下截获了一封飞鸽传书。 这封飞鸽传书是公孙渡给曹jianian的,飞鸽传书大体内容就是说已经按照计划让张雁将袁大头的兵力分散了,而且现在已经调查清楚袁大头现在在黎阳,让曹jianian直接从白马渡河全力攻打邺城,到时候张雁与袁大头内部的一名jianian细会协助他攻下邺城,而公孙渡在他们攻打邺城之前会从辽东兵强攻冀州,待曹jianian拿下邺城时,公孙渡也基本拿下冀州,届时两方军队再对黎阳的袁大头进行上下夹击,一举消灭掉袁大头。 看了这封飞鸽传书,袁大头吓出了一身的冷汗。 本来他以为曹jianian只是坐山观虎斗而已,没想到他是在等待机会,更没有让他想到的是自己内部竟然有敌人的jianian细,虽然现在还不确定这jianian细是谁,可这依旧让袁大头惶惶不安。
同时袁大头也很庆幸自己截获了这封飞鸽传书,让自己明白了对手的计划,从而有了应对之策。 在袁大头的某师们的商讨下,袁大头最终决定从黎阳悄悄撤回冀州,这样第一远离了实力更强大的曹jianian,而曹jianian也不知道自己撤离回继续攻打邺城;第二这样又可以悄悄的提前回到冀州,从而做到对辽东前来的公孙渡进行阻击,一旦灭掉公孙渡他的地盘就联通辽东高句丽了,如此一来自己日后便可以通过辽东直接进攻曹jianian势力的北海。 有此两项优点,袁大头当即就同意了谋士们的这一建议,悄悄从黎阳回往冀州。 另外为了减少损失,袁大头还命令邺城兵力全部悄悄撤离,往冀州聚集,另外之前那些援助张雁sao扰地区的军力也都被命令悄悄往冀州回撤,袁大头的意图非常明确,那就是要一举歼灭偷袭冀州的公孙渡,从而吞并整个东北地区。 更绝的是袁大头在回撤的路上派出自己的几十名心腹,让他们监视所有可能是jianian细的人,一旦现有一点不对的苗头便直接斩杀。 一路之上,袁大头派出的这几十个心腹足足杀了三十多名可疑之人,而这三十多个可疑之人没有一个是jianian细。 那么真正的jianian细呢? 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jianian细,不仅飞鸽传书中的jianian细不存在,就连那封飞鸽传书也是假的。 这一切都不过是叶翔的计策而已。 就在袁大头将邺城兵力悄悄撤走的时候,张雁和他的那些手下按照叶翔计划所说的一样,不费一兵一卒轻松占领了邺城。 而倾其兵力回到冀州的袁大头也并没有等到公孙渡的偷袭。 更让袁大头气恼的是当他在冀州等待偷袭的时候,竟然收到了一封来自于公孙渡的飞鸽传书。 飞鸽传书内容: 谢袁公让邺城于我,为报此恩升济亦弃攻冀州。 ------------------- 看到这封飞鸽传书,袁大头差点当场气背过气去。 “曹jianian、公孙渡,此仇不报,我本初誓不为人!”说着袁大头直接抽剑将眼前的方桌劈成了两半。 三国知识小普: 张燕,本姓褚,生卒年不详,常山真定人,东汉末黑山军领。张燕剽捍,敏捷过人,军中称为“飞燕“。官渡之战时投降曹cao,被任命为平北将军,封安国亭侯。死后其子张方袭爵。 说到张燕,大家对他的印象可能仅仅是演义中的一句“黑山贼张燕引军十万来降,cao封为平北将军……”或是三国志二公孙陶四张传中寥寥二百字的记载。可能绝大多数人认为他仅仅是山贼而已。 今天问闲要说的是:张燕也是汉末争夺天下的英雄! 张燕争霸天下的过程中,其主要对手是河北袁绍。 而袁绍也将“黑山”列为与公孙瓒同等的大敌。况且张燕活动于冀州山区,更是心腹之患。而没有最终消灭张燕,不失为袁绍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之张燕是一个三国之中非常有看头的人,感兴趣的可以百度一下,我就不在这里啰嗦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