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空狂魔_第一百八十五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五章 (第2/3页)

飞勺舞,忙得不亦乐乎。

    这三位上差,均是刑部的官员,其中级别最高的是刑部郎中,算得上刑部的第三号实权人物。该人青虚虚一张瓦刀脸,神情严酷,曾经是天音教的干将,江湖人称大漠神驼的冷云飞,一双独门兵器大铃铛,杀人无算。此时。虽然做上了正儿八经的清廷官吏,但所为之事,仍然离不开侦伺、捕杀,倒也算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另外二人,俱是明朝的降官,又都是厂卫出身,身居刑部,再合适不过。原本他二人的官衔均是千户,现如今则同为刑部主事,可说是人微言轻,各自的心中,都暗存不满,却也只能得过且过,混一时算一时了。他们便是原东厂掌刑千户鹿中平,锦衣卫千户洪泽深。

    但见冷云飞长眉一轩,放下手中的茶盏说道:“郎大人,但不知那些个太湖水贼,近来又有什么新的举动啊?”

    郎廷佐清了清嗓子答道:“哦、回冷大人,以赤脚张三为首的一干贼人,最近一阵子常在府城左近流窜,作一些个打家劫舍的勾当。本官派人追剿了几次,斩获不下千人,可总是过不了多久,又会死灰复燃,真是叫人头疼啊。这下好了,有三位大人驾临,相信不日即可直捣匪巢,擒斩其首恶,根除本省水寇之患,可以说是指日可待了。”

    “唉、郎大人也太高抬我等了,我等此次奉摄政王之命,来到江浙,协助大人清除匪患,自当竭尽心力报效朝廷,届时,还少不了郎大人你麾下的精兵猛将的通力配合哟。”冷云飞客套的打着官腔,心里却是一百个看不上,一千个瞧不起,暗自斥道:哼,都是些个酒囊饭袋,枉为朝廷倚重的封疆大吏,却保不了一方平安,还得劳动大爷我,巴巴的从京城跑着这里来,帮你们这一群没用的东西擦屁股!

    郎廷佐自然也听得出对方的言不由衷,心中不觉动气,尽管刑部郎中,论品级并不比他高,怎奈这三个人,乃是奉摄政王多尔滚的手谕而来,实在是招惹不起,只能含忍陪笑道:“这个当然,这个当然,是本官德薄才疏,治理无方,让摄政王爷cao心劳神,真是惭愧之至,惭愧之至呀!此一次就要仰仗几位上差,大展身手,早日荡平水寇,造福一方。几位也必将名彪青史,江浙的百姓也定当感恩戴德,永志不忘诸位的丰功伟绩啊!”

    眼见得冷云飞面色微霁,郎廷佐知道自己这一通马屁拍得不错,便想顺势探一探,对方下一步有什么打算,自己也好做到心中有数。忽的瞧见抚标参将石镐,风风火火的步入厅堂口,躬身拱手说道:“末将石镐参见巡抚大人,淮安府差人送来告急文书,请大人拆阅。”

    郎廷佐一脸的不痛快,接过告急文书,略略的扫了几眼,心里头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暗自咒骂:都是废物,连区区几个小蟊贼都料理不了,什么事都来烦我,一个赤脚张三就够我受的了,又弄出来个杀官造反的雷家,跟我添乱,倘若传到上边,岂不更显得本官无能吗?不行,还是速速平息为妙。

    心中想的挺急,可是却不敢表露出来一星半点,当即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模样,随手将告急文书塞进自己的袖筒,轻描淡写的说了句:“这个刘知府,越来越不象话了,芝麻绿豆大的小事,也要发什么告急文书,石镐,你带几个人去瞧瞧,把那几个违抗剃发令,殴差拒捕的狂徒,就地正法!”

    初涉官场的冷云飞,一时还没琢磨出是怎么一回事,而久历官场的韩心康,以及鹿中平、洪泽深等人,察言观色业已猜出了大概,心知此事必定非同小可。

    作为下属的韩心康,自然不会傻到去捅破这层窗户纸,揭顶头上司的短。至于鹿、洪二人则抱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深谙官场之道的他们俩,知道令郎廷佐难堪,与己没有半点的好处。有道是山不转水转,日后没准什么时候,会用到这位郎巡抚,还是不得罪的好。

    抚标参将石镐领命出去调动人马。这边酒宴已经摆下,郎廷佐请三位京官入席,伺机给韩心康使了个眼色,两个人找了个机会抽身出来,郎廷佐低低的声音,飞快的说道:“韩老弟,此番淮安府出的事,说大不的,说小不小,又偏偏赶上京里的人在这儿,要是不抓紧处置,惊动了那几位爷,传到摄政王的耳朵里,你跟我可就没好日子过了。方才我派了石镐,不过是掩人耳目的权宜之计,只怕他粗心大意,把事情给弄砸了。你速派得力的人手,会同我的武巡捕,拿我的大令,就地调兵,务必将那伙反贼剪草除根!”

    按察使韩心康心领神会,连连点头。郎廷佐回去陪客,他则急匆匆的出了小客厅,来到抚衙的大堂之上,按郎廷佐的吩咐调兵遣将,派出了他手下的两大心腹干将,再加上抚衙的武巡捕,分兵数路,拉开大网,由南往北推进,旨在将雷氏群雄剪灭在苏州以北。

    这是一段连接长江和京杭大运河的小型运河,由江阴至无锡,河上的船只要比主河道上稀少得多,沿岸驻扎的漕标、河标的兵马也是零零星星,难得一见。

    河面上,一艘漕运粮船又北向南缓缓驶来,七丈多长,一丈来宽的船身,由于时不时的穿城过镇,要经常穿行于瓮形拱桥之下,再加上运河之中水流平缓,所以这种粮船的桅杆和篷帆,都要比通常的船只矮许多。

    漕运船只北上运粮,返还时为了不走空船,便于沿途上搭载一些零散的乘客以及货物,赚一些船资。

    忽然,无锡县的码头上一片纷乱,几十匹快马,一窝风似的飞驰而来,直抵河岸,其中几个把双手拢在嘴边,扯开了嗓门,铆足了劲,大声呼喊道:“呔,那艘运粮船,快快靠岸,我们要搜查!”

    船家见是官兵,禁不住暗自叫苦,知道又得破费些银钱,大发这心兵匪了。正当他要发话叫船工转舵靠岸之际,打船舱里抢出一位身材高大威猛的年轻人,急切的说道:“这位大叔,岸上的是哪里的兵马呀?怎么好好的要搜船呢?”

    “啊,是漕标的人马。”船家无可奈何的答道:“谁知道他们又弄错了哪根筋,我看八成是又缺喝酒逛窑子的钱了。”

    “漕标是什么东西呀?”年轻人不解的问道。

    “噢,小兄弟你是不大出门吧?漕标就是漕运总督所管辖的绿营兵呗,你别看都是汉人,欺负起咱们老百姓,可半点不比那些八旗兵差哟。”

    “哦……船家大叔,我们有急事要赶时间,您能不能假装没听见,闯过去不停船,这船钱我们可以付您双倍的,好不好啊?”年轻人试探的询问道。

    起初,那位船家的心里还真有点活动,可是细一琢磨,觉得有些得不偿失,一旦惹恼了漕标的人,日后自己漕运这碗饭,搞不好就甭打算吃了。而且,常年走南闯北的他,心里隐约觉察出这些暗藏兵器的船客,可能是些个不寻常的人物,没准官兵要抓的就是他们,万一官兵把自己和他们当成了一伙的,这项上的人头可就悬了。可若是不答应,又有点害怕年轻人情急之下跟自己翻脸动武。

    首鼠两端的船家,连作揖带打躬,央告道:“这位兄弟,使不得呀,漕标的人可不是好惹的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