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章 直下车师 (第2/2页)
原来,大石头一场血战,铥蝇与杆兜儿两人闻之肝胆俱裂。左鹿蠡王屠耆乌不在军中,他们不敢把家底儿拚光,便带着万余溃军和数千上层部民弃车师后国北去,越过茫茫戈壁,返回金微山(注:即今阿尔泰山东段,汉代称金微山)。 涿椟知道来的汉军不是一般人,绝不是自已这千余车师国兵便能阻挡的。他很有自知之明,为了保住车师后国他选择了投降。 耿秉率前军主力越过大石头时,天已黎明。只见峡谷内外尸横遍地,地面的荒漠已被血染红、冻硬,景象之惨烈,让人战栗。 耿秉举仪式将殉国将士们的遗体安葬后,率大军于三天后晌午前到达金满城下。此时驿报从务涂谷传来,原来陈睦驱前锋一直追杀并赶上了左鹿蠡王部残军,一场戈壁混战,斩首二千余级大胜而归。接着又兵临车师后国王治务涂谷城下,车师后国国王即将来降。 耿秉闻报大喜,他进城安民毕,此时窦固和刘张已经入城。 而中军、后军各营已按照窦固将令,以屯骑营渠耆为主将,以中军长史黄坫为参军,组成西进集团,在金满城未做片刻停留便匆匆西下。他们将绕过天山,途经卑陆、东且弥两国,遮断天山南北各条涧道。并由大坂涧道南下天山之南出车师前国,与曹钱、霜刺的大军夹击呼衍王与左鹿蠡王。 这场惨绝人寰的天山大战,在窦固的精心运筹下,汉军成功实施瞒天过海与暗渡陈仓策,釜底抽薪,区区一万四千远征大军,打得蒲奴单于数万人马找不着北,大战已经逐步进入**! 窦固进入金满城官署,车师后国国相、金满城镇守史禽茯与领军大都尉涿椟跪迎,并禀报道,“王师在疏榆谷大败左鹿蠡王,在伊吾庐大败呼衍王,国王已得战报,并命下官禀报将军,国王午前将与王妃携百官前来金满城迎接将军,车师国已举国附天朝矣!” 窦固命二人起身,并道,“如此甚好,请国相与都尉陪吾巡视金满城!” 禽茯与涿椟进献牛羊rou,众人匆匆晌食后,留副帅耿秉主持大局,窦固便急着巡视这座塞外坚城。迎着寒风登上高高的城墙,只见小城筑于山间,有河穿城而过。城高四五丈,宽二丈,城外有壕沟,沟中有水。此城临近戈壁大漠,为天山北绿洲之一,北望金微山,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但要防守该城,也十分困难。寒风拂动长须,窦固一身戎装背手伫立城头,面色十分严峻。大战正酣,但此时此刻的窦固已经在胸中谋划战后西域的布局。因为只有他知道,时间,现在他最缺的是时间! 而官署内,因安得还未来降,耿秉便大怒。恰在此时,国王的信使来了,前锋陈睦的信使也来了。 原来,汉军大败匈奴人,车师后王安得震怖,率领数百骑出城迎耿秉大军。适路上遇见陈睦麾下的苏安部,于是便向军司马苏安请降。苏安惶恐,便对安得曰,“国王且暂归,大汉奉车都尉窦固将军,乃天子贵婿,爵为通侯,汝当待都尉至,向都尉降之!” 安得闻令乃还,准备等窦固来时再亲自迎接。同时令其诸将在城外为汉军扎营,迎陈睦大军。耿秉是个烈火性格,闻言大怒,被甲上马,率领精骑直驱城上找到窦固禀报道,“车师王降,讫今不至,本将请往枭其首。” 窦固大惊,叮嘱道,“且勿逼其甚急,防止生乱,可遣将命其来降可也!” 耿秉道,“大军征天山,天威难犯,受降如受敌,容不得彼犹豫讨巧!” 窦固只得点头应允,耿秉便亲率精骑,急驰务涂谷。国王安得迟迟不见窦固至,正惶恐间,忽闻汉军副帅耿秉亲率精骑驱来城外大营,赶紧率领王妃王珏与众官急驱出城门,正好耿秉的马队来了,安得与王妃捧着权枚跪迎。 嘴里未待说话,耿秉挥手便是扑头盖脸便是两鞭子,嘴里怒喝道,“天兵已至,汝既欲降,何故迟迟不出?以为汉军不能踏平这山涧小城么?啊?!” 安得吓得魂飞魄散,膝行至耿秉马前,王冠落地滚到了一边,他紧紧抱住耿秉马腿哀求道,“将军息怒,小王已降大汉……车师国自今日起,永远归汉,乞将军原谅小王失礼之过……” 见耿秉怒而不答,安得眼珠一转又“啼哭”道,“大人哪,小王实大汉女婿啊,自然心向中原。吾王妃乃汉大侠韩融将军长女,将军如不信,王妃可为吾做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