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章 军报 (第2/2页)
对着自己无法撼动的对手,高傲地性格也不会是他退缩的。 而且其人不死,清军统帅的位子非他莫属。如此一来,数量巨大的清军在一个志在复仇的统帅的带领下,对于中华军的威胁是明摆着的。 “福康安,咱们有得玩了。”梁明畅快之中念念不忘的还是这个福康安。 对于这个人物,十六年前地梁明只有三个印象,其一、乾隆帝地私生子(谣传);其二就是历史书上对英**队的火器cao演不屑一顾地福大将军;其三。七千精锐远征廓尔喀。悍将军威。总的来说是一个比较能打仗的高傲将军。 境内。先后攻克索勒拉河、渡过铁索桥,转战深入敌境700里,六战六捷,斩敌四千余人。) 随着军情局在各地扎根、发展,清军能将一个个进了军部的档案室,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这个福康安,紧跟其后的就是海兰察。 福康安出身富察氏,出身于军功贵族家庭,其祖上曾连续四代侍奉皇帝左右,富察氏堪称是独一无二的侍卫世家,满清皇室最亲密的勋贵。 他的姑姑就是乾隆帝的孝贤皇后,标准的皇家贵戚。其父就是乾隆中早期鼎鼎大名的傅恒,乾隆朝早期的头号众臣。本人最初从阿桂用兵金川,事后即任封疆大吏,多次奉命征讨内地和边疆的起义或入侵。后再从阿桂镇压甘肃回民起义,破石峰堡,封一等嘉勇公,确实是一个大将之才。而更让梁明看重的是,此人性格极其兼任,多次用兵都是针对穷山恶水,却是历尽艰辛最终全胜而归。
此人功绩堪伟,地位显赫,又是乾隆皇帝的心腹爱将和朝廷重臣,福康安的骨子里都带着一股子军功贵族的优越感和霸气,常人根本就不放在眼中,极爱记仇。换句话说就是睚眦必报。 这一战原本准备把他和海兰察一勺烩了,以后也能剩下些力气,可是万万内想到向来心高气傲的福康安竟然会逊到海上晕船,那万余前部的领军人物只有一个海兰察。 北洋舰队围杀清军船队时,其后部的二十多条船窜的快成了漏网之鱼,回到八罩岛立马载上福康安就往回跑。就这样,一条猛虎回到了岸上。 陈磊看着摊开的军报,没有多话,只是躬身道:“臣恭贺王爷。” 梁明轻嘘了一口气,“大事未成,还不是恭喜的时候。”看着身后悬挂的大陆地图,说道:“现在李勾应该到广州了,大仗要开打了。” “王爷,李大人那外有北洋舰队为托趁,内有岭南处的策应,又集结了三个整编师,和台湾忠勇军一万五千人,如此军力拿下一个广州城绰绰有余。”陈磊一点都不担心广州那一仗,因为中华军在这一战中拥有着压倒性的实力。 “启禀大王,周相等内阁众臣求见。”门外,一个侍卫通报道。 “传他们进来。”梁明轻松地回道,向陈磊吩咐道:“去传些茶果上来。” 兴德阁内。 “臣等贺喜大王。”周青竹等人进得门来,第一件事就是纳头跪拜于地,这样的大喜事对于中华的实际意义可远远胜过“祭天祭祖”。 “都起来,都起来。”梁明抬手一摆,笑着说道:“今日确是我中华大喜之日,本王心中高兴很啊。”目光炯炯望着远处,梁明接着说道,“但万里之途,我等刚刚迈出了一步,今后重任还望诸卿共勉。” 周青竹起身回道:“回禀大王,北伐之事乃立我朝万世之基业,臣等不敢轻心,定誓死以报大王恩情。” 梁明轻笑一声,说道:“出军北伐,所要之事不但在于前线,还在于后方。我朝积累十年之力,以供先期损耗定无大碍。是以,钱粮方面本王尚且心安,只是要让诸卿cao劳了。” “明日大早,通告全国。”他走下了座位,缓缓踱着步子,好象要把遥远的思绪拉回来似的,默思片刻,无畏地一笑,说道:“我中华雄师北伐满清,本王立誓----复我汉家万里江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