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谁为百姓酿屈辱(三) (第2/2页)
质释放。李纲、种师道、吴敏等主战派也被金军指名索要。李纲已经发配外地,种师道则已病逝,于是要求将李纲、蔡靖、折彦质等先前与金军交战大臣的家属移交金营。东京城中官吏惟命是听,按花名册逮人,一一交与金军。不久,金人又来书,索取蔡京、童贯、王黼等人的妻妾、侍女,用来犒军。 接收府库之后,金人立即对宋朝的国库和内库展开了掠夺,从左藏库、京师上四库这些地方运出了一车车的金银、缗钱、丝绢、布帛。同时大内、龙德宫和各个内库的珠宝也没有放过。金营内一时间珍宝堆积如山,斡离不、粘罕两人的百名侍姬全都装扮得珠光宝气,各将军营帐中也全堆满了金银细软。 然而,即使搜尽内库和皇宫的金银财宝,也凑不足金人索要的数量。金国使者在十二月十一**迫赵桓发布诏书,称“大金军本来已经登城,京城所有公私财物本应是大金军的战利品。如今大金军顾虑到万民生灵,因此不下城墙,这是保全大宋社稷、全活京城生灵的无上恩德!因此凡是大军索要的金银匹帛,自然应当全力报效,一匹一两都不可存留。官吏民庶之家可以连根搜括,其财产应当尽数借给朝廷,朝廷再交纳给金国,以报答大金军的恩德。” 诏书一下,东京城中的搜刮立即开始,朝廷勒令权贵、富户、商民统统出资““
犒军”。御史台、大理寺、开封府四处捕人,凡是不缴纳金银者,无论王公大臣还是将军家属,全都大刑伺候,勒令其按户、按人头、按级别交金纳银,徽宗郑皇后的娘家也未能幸免。高俅的兄弟高伸、高杰试图藏匿金银,被奴婢举报,二人被逮入开封府大牢。高官权贵尚且如此,百姓所受的苦楚可想而知。当时东京城内倾家荡产、投井上吊的比比皆是。 十二月二十二日,老天再降大雪。东京城中有上百万居民,和平时期每天要输入几千条船的日用消费品,稍微中断数天,粮食和柴薪就会出现供应紧张的情况,何况入闰以来连降大雪,城中军民冻饿而死的不在少数。赵桓命令向东京市民开放已经残破的艮岳,听任百姓拆除园中全部建筑物,砍伐园中的松柏、桃杏、荔枝等树木,作为取暖的柴薪,闻讯前往艮岳的百姓不下万人。 二十三日,金人又来索取图书典籍,特别指名索要苏轼文集和《资治通鉴》等书。这一次不仅把皇宫所藏的馆阁秘府书籍全部搬空,开封府还下令城内的书店全部关门停业,然后把库存的图书全都运往金营。 二十四日,金军在东京城中四处张榜,要求市民再缴纳金一百万锭和银五百万锭“犒军”,限十日内凑足,否则就冲进来屠城。如果实在凑不足,那么妇女也可以充数,价格是帝妃每口折金两千锭,御嫔、帝姬(公主)、王妃每口折金一千锭,宗姬(亲王之女)折金五百锭,族姬(皇族之女)折金二百锭,宫女、宗妇折银五百锭,族妇、歌女折银二百锭,良家妇女折银一百锭,**每口五十锭。 听说妇女可以充抵金银,正害怕因凑不足索要之数而丧命的吏部尚书王时雍觉得有救了,立即派人卖力捕捉妇女,送往金营。开封府尹徐秉哲也不甘落后,甚至把蓬头垢面、身体羸弱的老太婆也捉来,涂脂抹粉,打扮一番,装车送入金营。这位市长大人送去的妇女大多“成色”不佳,被金军指着鼻子痛骂一通,统统退回。 此时,宋帝国皇室还没有被废黜,皇帝和太上皇仍在宫中,大小汉jianian尚没有胆量去抓捕皇族和宗室妇女,一开始被送入金营的全是平民女子。此后一个月中,开封府共送去妇女六千多人,其中半数还没等到金军撤兵就被蹂躏而死。到次年三月底金军撤离时,包括皇族和宗室妇女在内,开封府一共向金营送去了一万多名女子,折合为金六十多万锭、银两百六十万锭。 靖康元年的除夕,就在这样凄惨的亡国气氛中过去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