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接收器_第121章 为什么没有把她射到墙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1章 为什么没有把她射到墙上 (第2/2页)

夏币的价格,收购食品厂49%的股份。你说如果换成你是食品厂的厂长,是把股份卖给你呢?还是卖给高盛集团?”

    “这不可能,高盛集团怎么会注意到这么小的一个食品厂呢?”于华龙出了一脑门汗。

    “你要是不信的话,可以看看高盛集团出具的投资意向书。”王泽伟笑的更加的开心了,“于总,我有个问题想请教你。目前,咱们华夏一直在对外招商引资,你说如果福仔食品厂把49%的股份卖给高盛集团,武灵市卫生局大概什么时候会收回成命,准许福仔食品厂恢复生产呢?”

    于华龙不是傻子,这年头当官的,有几条警线是绝对不能碰的,其中一条就是破坏招商引资,尤其这个“商”还是“外商”的时候,那就更加不能碰了。如果外商要投资的领域,可能破坏当地生态环境,那还可以碰一碰,可是投资一个食品厂又怎么可能和这个命题扯上关系。故而可以肯定,市卫生局是绝对不敢当这个冲锋陷阵的卒子的,哪怕于华龙的背后站着省卫生厅的某个高官。

    王泽伟也是无奈之举,自从140年,英国人为了把鸦片卖到华夏,用坚船利炮叩开国门后,很多国人就得了软骨头病,畏惧洋人多过畏惧国人,直到现在,这一点,也未能完全改观过来。要想干净利索的解决于华龙这样的纨绔,用外国人来压他,是最轻松的解决方案了。

    “于总,你觉得呢?”王泽伟给了于华龙一点考虑时间,然后慢条斯理的问道。

    于华龙擦了擦汗,“王先生,我有句话想问一下,既然美国人愿意出1500万,收购福仔食品厂49%的股份,为什么你们还愿意以万的价格,把全部股份卖给我呢?”

    王泽伟笑道:“这个挺好解释的。张厂长对外国人不太感冒,同时也不想把自己辛苦创建的品牌卖给美国人,只想把福仔食品厂留在国内,所以就做出了这样一个决定。当然,这仅仅是张厂长的个人心愿,张厂长让我转告你,如果个人心愿达不成的话,他就只好做一个纯粹的商人了。”

    话都说到了这里,就相当于给了于华龙最后通牒。

    于华龙心中天人交战半晌,说道:“请王先生给我半个小时时间,我和我的几个合伙人联系一下,问问他们的意见。”

    “于华龙,你就是个sb,这种好事还打电话问我?高盛集团都肯1500万买福仔食品厂49%的股份,这就说明就连他们也看好福仔食品厂的前景。咱们就算是不做福仔食品厂的生意,花上万把食品厂的所有股份买下来,转手两三千万卖给高盛集团,你说咱能赚多少钱?这是多少倍的利润?你个sb,别再打电话了,听姑奶奶的话,赶快把合同签了,免得他们后悔。”和于华龙通话的是个女的,二十多岁,老爸是省交通厅的高官,此女在石门市以非主流闻名于高官子弟之中,打扮极其前卫,言谈之中也极为火辣粗俗,气的她老爸不是一次后悔当初为什么没有把她射到墙上。

    于华龙顿时醒过神来,对呀,他怎么把这茬儿给忘了,“涟涟,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于华龙也不和其他的合伙人打交道了,转身又进了会议室,签名盖章,正式和福仔食品厂签订了收购合同。合同签署半个小时后,于华龙就把万的资金从国运投资的账户上,转到了张克焱的个人账户上。

    “张厂长,咱们合作愉快呀。”做成一笔注定要赚钱的买卖,于华龙十分的高兴。

    张克焱更高兴,合同上的条款注明的是把食品厂的一切资产,包括有形的无形的,全部转让给国运投资。那几样新的小食品的配方专利权是属于刘士卿的,和食品厂没有任何关系,而且刘士卿在把配方交给福仔食品厂使用的时候,没有签署任何合同,完全是出于个人的关系,才免费让食品厂使用的。此外,当初为了防止泄密,食品配料进行配比的时候,都是张克焱夫妻俩动手cao作的,工人都被排斥在外。也就是说于华龙的国运投资即便是接手了福仔食品厂,也别想生产那几款小食品,倒闭是注定了的。

    想着国内外的销售商拿着合同,满大街的追赶于华龙的场景,张克焱笑的比于华龙更加的灿烂,“于总,合作愉快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