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32章 胜!!! (第1/2页)
台上。 杜童微笑说道: “小靳,刚才是我出的题目,现在轮到了你了。” 靳长歌点头,微微沉吟了一下,然后说道: “这样吧,现在的时间也到了旅游的季节,那我们也跟着附庸风雅一番,跟着诗词去旅行,走过美景中的每一处诗意,想想看,走在那陌生的街头,欣赏着繁华的风景,那般诗意,那般洒脱,一句诗词,便唤起我们心中深藏的愫。所以,我们不妨就以“城市”为题,如何?” “城市”为题? 听到靳长歌所出的题目,众人皆是感到有些新奇。 杜童也有些意动,说:“看来小靳你还是一位浪漫的人啊,既然如此,那咱们就不要浪费时间了,直接来吧!” 靳长歌伸出一手,“请!” 杜童轻轻一笑,开口说道: “说到古老的城市,我想第一就是六朝古都了,那个城市可是为我们讲述了很多古老的传说,摸一摸那厚重的城墙,有多少故事在那里沉淀。钟鼓楼的霓虹绚丽多彩,人潮涌动,蓦然回首,仿佛时空将我们带回了那繁花似锦的大唐盛世。” 感叹了几声,然后杜童说道:“白居易的就描写了这个城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不用说,这是西安! 被杜童这么简单介绍,再加上所说诗词的引导,很容易就猜测出来了。 然后众人的目光又落在了靳长上。 “杜先生说了这个六朝古都,那我就说一个与西安齐名的城市,那里的景点很多,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要说滕王阁,有一句古诗描写这个阁楼,“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我每次读但这句话,总感觉滕王阁只是存在于那一篇绝美的文字里,存在于岁月沧桑的迷雾里,存在于自己的梦里。” “南昌?” 杜童笑着问道。 靳长歌点了点头,说道:“所以我说的这首诗就是王勃的,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杜童微微仰头,“最值得去看一看的城市,怎么少得了苏州?不说别的,那里的风是古风,水是遗韵,远眺虎丘塔,古意绵深,近赏拙政园,别致清幽。遥想当年,东晋文化之清雅,南朝歌舞之升平,隋唐运河之繁华,五代之南唐吴越,宋词元曲,明清才子,民国威武亦铿锵,所有的前尘往事,全都被笼罩在这浩浩茫茫的姑苏烟雨之中。” 此时杜童上散发出一种气势,寥寥几句间,就将苏州的特点与文化底蕴呈现在众人眼中。 所有人没有感到不耐烦,反而每个人眼前都是一亮,因为被这样简单一描述,那单纯读诗的枯燥感与单调就大大减小了,反而用另一种独特的方式给观众呈现了国内各个地方的优美景点。 很多网友也在叫好: “我正好带女朋友去旅游呢,这样正好给我们一个旅游的建议!” “你没听到杜童老师刚才说的话么,不愧是文化人,说出的话都文邹邹的,让人感觉都新鲜!” “老靳说的也不错啊!” “这个题目好,很有实用啊!” “就是不知道,这一轮究竟谁输谁赢啊!” “看吧,最后的结果就出来了!” “.......”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时,杜童已经说出了他说的那首描写苏州的古诗: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 很熟悉的一首诗! 很多人在小学的时候就已经会背了! 紧接着,靳长歌也沿袭了这种方式,先是介绍道: “刚才我说了滕王阁,那这次我就来说说黄鹤楼,这个楼宽广深远得如同一座历史的瞭望台,站在上面,能够让我们能望着秦汉的月,站在唐宋的细雨中,去遥望历史尘封了的一个个年代,瞻望我们先人遗留下来的一篇篇的诗心墨迹,如果朋友们去旅游,这可是一个不得不去的好地方。” 说到这儿时,靳长歌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他感觉他们俩人此时就像一个导游,在向游客介绍着国内各地,不过笑归笑,他还是继续说道: “至于我说的这首诗,想必大家伙儿都知道这首诗,没错,就是崔颢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而后杜童微微一笑,说道: “那逛过了小靳所说的黄鹤楼,咱们就要到河南的少林寺看看了,少林寺,它孕育于中原大地巍巍中岳嵩山之怀抱,坐落在滔滔黄河南岸不远的一方净土之中,史属禅宗习武之地,却饱经千年沧桑血雨腥风的忧患岁月。那首沈佺期里面怎么说来着——” “长歌游宝地,徒倚对珠林。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