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十问十答 (第2/2页)
会儿后,吕志翔转看着靳长歌,笑着说道: “曹雪芹在对中人物取名上很有讲究,从人名就能看出一些他的创作心态,每个红楼梦人物名字背后暗藏的一些玄机,不知道靳小兄弟,你可曾听说过?” 考验来了! 靳长歌明白! 会厅里的人明白! 屏幕前的无数观众也明白! “听说过一点,不过算不上什么了解。” “那我就聊一聊?” “可以啊!” “那就来?” “来!” 吕志翔想了一下,说道:“第一个,甄士隐。” 靳长歌微微一笑,他虽然不知道这个“茄鲞”怎么做,但是最基本的这些东西他还是知道的,旋即他说道: “这个名字曹雪芹在一开始就告诉你了,说“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甄士隐就是“真事隐”,此最主要的不是为了艺术考虑,也没所写那么玄虚,而是为了迷惑统治阶层,避开政治风险,实是曹雪芹不得已的苦衷,便与那句“假做真时真亦假”相合,也是“满纸荒唐言”、“谁解其中味”的细节体现。但是,曹雪芹起笔因缘是为避祸,却也变成了一种“假笔”、“曲笔”的写作手法,他在万般艰难地写实时,考虑到艺术升华,将“真”和“假”写成人生况味,虚实相吊,可谓苦心。” 吕志翔轻轻点了点头,说道:“第二个,贾雨村。” 靳长歌说:“贾雨村,即“假语存”,书中所谓“假语村言”怀疑是后人所改,只有“假语存”才对的上“真事隐”,而其意思同上。
“第三个,林黛玉。” ““林”字取林黛玉乃绛珠草所化,自然之木,花草之芳;“黛”是一种画眉用的黑石,曹雪芹的北京西郊故居旁有条小溪,水中便有这种黑色的石头,在小溪的上游头还发现了一块巨大光滑的岩石,也许曹雪芹写的灵感就是从这里获得的;“玉”乃石之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玉代表纯粹,代表菁华,代表美好。” “第四个,冯渊。” “冯渊,肯定要够“冤”,“逢冤”这个小户人家的少爷跟薛蟠抢夺香菱,结果被薛蟠打死。” “第五个,四大家族。” “贾、王、史、薛贾是“假”,王是“亡”,史是“死”,薛是“雪”。 “第六个,薛蟠。” ““蟠”本义是“曲折、盘绕”的意思,薛蟠字“文龙”,“蟠龙”在古籍传说的八龙中面目最为凶恶。” “第七,元、迎、探、惜。” ““”为一季,百花齐开;时过令移,百花凋零。四前面四字连在一起,便是“原应叹息”,分开来看四个名字,恰好也是一个天的四个时间段。” “第八,薛宝钗。” “作为仅次于林黛玉的重要角色,这个名字非常怪的,我以为,曹雪芹对三个字很喜欢,那就是“玉”、“红”和“秦”,可是薛宝钗三不沾,“钗”代指女子,“金陵十二钗”即此意,她的姓是薛,同“雪”,那是不长久的意思,也暗指薛宝钗格“冷”,薛宝钗吃的药叫“冷香丸”,抽的签是“任是无也动人”,名字用了一个世俗而贵重的“宝钗”,除了要吻合“金玉良缘”的佳话,这个名字就没什么太深的玄机了。” 此时,台上出现了很怪异的一幕。 一人在快速的问,另一人在快速的回答。 虽然俩人都面带笑容,但众人依旧感受到那无形的硝烟。 犹如弹珠落盘,将很多人听得一愣一愣的。 “第九个,史湘云。” 吕志翔声音提高。 “书中有解,“湘江水逝楚云飞”,她这一生,悲和喜都尝遍了。” 靳长歌亦是掷地有声。 吕志翔猛得偏头,“第十个,秦可卿!” 靳长歌一笑: “我以为她一人占用两个“”字,而且“可”是“可”的意思。有人认为“卿”是别解。曹雪芹在开篇就说了,他说“大旨谈”,不管此言是真是假,隐藏在后面的玄机却非同一般。曹雪芹为了要迷惑某些人,一边还要传达出真实的思想感,于是整本书都在有有、有画有诗中进行,只在隐蔽和不经意时刺上一剑。是世小说,是人小说,琼瑶书是言小说,当代木子美小姐的是滥小说,我们看这个轨迹,比起,当代的滥小说太对不起先辈了。秦可卿是贾宝玉的启蒙者,贾宝玉第一次做..根本不是和袭人,而是和秦可卿,这个问题早有批书人和当代著名红学家指明的。秦可卿的份非常特殊神秘,曹雪芹写秦可卿的文笔非常古怪,全是“暗笔”、“曲笔”和“削笔”。秦可卿是经过大删改的人物,关于她的种种猜测红学界至今纷争不息。如果的自传非常大的话,可以想象贾宝玉就是曹雪芹,那么秦可卿的原型也就跟曹雪芹的关系很密切了,这样也就可以理解“可”的名字了。” 一人问,一人答! 十语问,十语答! 天地间,仿佛就剩下俩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