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六七)京都交易所 (第2/2页)
种颜色的单子。这些常识阿晃还是知道的,蓝马甲是经纪行的跑单。至于他们手中的单子,红色的是股票买入单,绿色的是股票卖出单,债券的买单是紫色,卖单是灰色。 交易所的交易时间是上午九点半开市,交易到十一点半休市,中午休息一个半小时,下午一点重新开始,一直交易到四点结束,全日交易时间总共为五个小时。 进入到环型的交易所大厅,阿晃这才发现这座建筑从外面看似乎是两层结构,但实际上只是单层。貌似的第二层与底层其实是一层楼,高空中所开的大型窗口是为了便于采光与通风。接着,三人被倪元锦带上了一个窄窄的楼梯,上到一道环形的厅廊上。这道厅廊环绕交易大厅一周,建在半空的位置,可以由上而下的参观里面的交易盛况。 大厅内建着许多八角状的交易亭,密密麻麻地错落布置着。八个角的每个面叫做一个交易柜台,每个柜台上都写着本亭所交易的证券名称,有的上面只写了一种证券,有的两种,最多的却有六种。 倪元锦介绍道:“大厅分为四个区,股票甲区、乙区、丙区与债券区。甲区专门交易大型股票,每个柜台只交易一种股票;乙区交易中型股票,每台交易二至三种;丙区交易小型股,每台交易四至六种;债券区也分甲、乙、丙三种柜台,与前者类似。整个大厅有交易亭二十八个,交易股票的有十八个,债券十个。” 大厅内,四处人声鼎沸,嘈杂一片,一些穿着红色马甲的人纷纷对着交易牌前穿黑马甲的人一边口中说着什么,一边打着各种各样的手势。穿红马甲的是经纪行经纪,穿黑马甲的是交易所的交易员。每只股票与债券在其所交易的柜台上都有个报价牌,每个柜台由两名或三名交易员管理着,其中一个负责接受红马甲的报单并撮合交易,另一名做帮手并负责翻动行情牌上的数字,显示出买入价,卖出价与买卖价的委托量,太过忙碌的柜台则还多出一名帮手。
阿晃注意到这里还有种穿着灰色马甲的人,他们通常都是在四处走来走去地观看,偶尔也会走到某个交易柜台前作笔交易,心下奇怪,便问倪元锦:“这又是什么人?” “做市商。”倪元锦回答道。 这些做市商就是一级经纪行的炒手,他们通常会关注着一只或数只证券的价格,在自己觉得合适的价位上,果断的买入或卖出,以期获取利益,同时也活跃了市场。 同来的一人产生了疑问,说大宋挂牌的股票与债券看介绍足足有一千多种,照这个交易所的交易方式,应该交易不了这么多数目的证券品种。 倪元锦面露微笑,解惑说交易所里挂牌的股票实际上只有三百出头,债券二百一十余种,至于其它的股票与债券都是在交易区以北的一个柜台交易场进行交易。 最好的的股票与债券自然是在交易所上市的,但交易所也无法容纳那么多的交易品种,一些不够资格在交易所挂牌的股票与债券就交给了柜台交易场进行交易。柜台交易场隶属于京都交易所,是交易所的一个补充,结算也是由交易所来完成。交易所内挂牌的记名证券结算期是五天,不记名债券是二天,柜台交易场的记名证券结算期是八天。 股票的买卖是免税的,但要同时向买卖双方收取千分之三的固定费用,其中千分之一点二是交易所收取的交易费,剩下的是经纪行的佣金,债券的买卖费用是股票的一半。 至于在交易所挂牌的股票,每年要再筛选一次,剔除些不符合交易要求的股票,补充一些在柜台上交易的优质股票进来。至于筛选的标准,就是市值大小,成交量大小,股价高低,行业前途等等。 因为交易所给他们三人参观的时间只有两个钟头,所以他们得在十二点半之前离开。不过转了这么一圈之后,三人对交易所已经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倪元锦将他们送出了交易所的大门后,便告辞而去。 看着街上涌动的人潮,再回望那个环型的交易所一眼,阿晃不禁产生了一种难以置信之感。他之前万万想不到今生会有这么一日,能来到这个传奇的地方走上一遭,并且以后自己的人生就要与它密切地相关了。想到在虾夷的那些日日与马匹、田地为伍的日子,便觉得象是在做梦一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