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鹞鹰钻天束翅攒 (第2/2页)
承兴进了漩涡,而袁承兴要乘风破浪,就看谁快谁赶得上了。 还是陈岩虎棋高一招。陈岩虎没有傻乎乎的就往后一捋,而是右手一捋一扣腕子,左手一推袁承兴的肘,就给反着关节往身子压着旋。而这一旋不是定着步子旋,而是右腿后旋半拳,扯着袁承兴的身子兜一个大圈子。这一动作极快似闪,实际是动作闪通背的用法之一,这比一般拳顺手牵羊跳着拖要实惠的多。 而那圈子由高压低又由低旋起来,左手就那么一托。 台上台下懂行的都“啊呀!”惊叫起来,这明明就是方才表演那“忽灵”一下的冷脆震颤之力。只要陈岩虎一个把持不住,袁承兴这个胳膊就废了。 讲手的时候俩人慢动作,这么拿这么化,那么拿那么话。实战时哪那么容易拿,机会太少了。而一旦拿上了,又哪那么容易化,机会更少。 却见袁承兴身子突然贴上去,贴是贴上去了,却是个背身,就将那被拿只肘就撅了起来,似被身挠痒一般,而左手随着拧转却自面前往背着那手臂下边穿,这么一抬一托,就将陈岩虎那两手大捋给化开了。 动作不停,身子转了一圈,右臂是裹在头上,左手却穿出去,陈岩虎脑袋一偏闪,这时不偏也得偏了,什么立身中正,立身中正的话就被人洞穿咽喉了。 陈岩虎一偏身,袁承兴的前臂就擦这陈岩虎的脖子穿过去了,本来手心在上,但就这一穿的时候,小臂就一翻成了手心向下,而那小臂一折就挤着了陈岩虎的脖子。 陈岩虎再挪步也不赶趟了,就将手往上托袁承兴的胳膊,只要这胳膊被架空,也就解了围了。
但袁承兴那手却在陈岩虎脖子上一扣一掰一回旋,狗熊掰棒子一般就往自己腋下揽。 右手顺着面前一抹而下就抽在陈岩虎胯根上,避开要害没打,两手一搓。 左手掰脖子往回揽,右手别着大腿跟往前推,马步一沉,身子一拧,那陈岩虎的身子就横起来了。 抱着袁承兴的腰就被甩了半圈躺在地上。 陈岩虎倒地的时候也没闲着,一般人这个时间身子离地,脑子早一片黑暗了。但陈岩虎还是在黑暗中攀住了袁承兴的小腿。这就搬着往前挒。 没挒动,毕竟是自己躺着,人家站着。袁承兴一拧身子就站稳当了,此时陈岩虎的肚子就在人脚前。躲避都躲避不及。 唉,陈岩虎心里一声叹息。“罢了。” 袁承兴俯下身子将陈岩虎拉起来,陈岩虎死贴贴圈在袁承兴身前,这要先打个滚拉开位置再爬起来,也就太狼狈了,还不如自觉一点滚擂台呢。 袁承兴似乎看出来了,也似乎想给陈岩虎保住些面子,就腿一步将陈岩虎拉起来了。 然后大声道:“多谢老师手下留情。学生感激不尽。” 边上青面听见了跟着喊了一句:“多谢老师手下留情!” “哗哗”下边又开始鼓掌。 青面这不是说风凉话,而是真的为陈岩虎扬名。台下也看得清楚,方才明明是陈岩虎得了手,如果不是他放过那白衣青年,自己又怎么会滑倒呢。这一切,都是这位陈师傅心慈手软。 实际怎么个情况陈岩虎最清楚,那劲死八卦却又没那么油滑,本来想问你这是什么拳,结果一着急恶狠狠喊了一句:“你这不是八卦!” 袁承兴带着笑脸:“确实不是八卦。” 确实不是八卦,也不是大形蛇形。蛇形似柔极刚,而且巧在拨草借力。心意拳出势虎扑,起手鹰捉,这实际就是鹰束的一种。 在早先的心意里,有一支别的鹞形不是独立的一形,同归属于鹰形。那一脉的十大形中,有缩身的猫形。最开始戴家得的束身,实际是这一缩。后来鹞形显束显钻,也就分出来了。所以这一鹰束,也就成了鹞子钻天的一种。在一些稍有见闻的同道看来,认为鹰捉就只是捉拿之精,这是片面的理解。 起手就是鹰形,就含着这一钻翻。有的也把鹞子入林提出来单独练习,主要是练这一翻一钻。十大形为用,本来也都是贯通的。若走大翻身,就又是龙形了。 往细了讲,这一套动作是老势的鹞鹰钻天,就是纯六艺大势里的。不过这个也是为了区分定性,离了谁都偏颇。 也是个会意,门内含蓄的一种交流方式,可以考察学生的理解程度与心得感悟,是鹦鹉学舌,还是真得功夫上了身,一探听便知晓了。不是外门那种单纯的赞歌。所以即便有外人在场,听着玄乎美妙,也偷不去手艺。 练功的话,就先前凤吟打满院子那动作里全练着了。 这边在思量着,台下却有一双眼睛正穿过人群若有所悟地窥视着。那人对边上一个人道:“难道是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