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追面朝形补法度 (第2/2页)
得关张。袁凤吟当然明白其中厉害,这个时间再想起“袁”字营来,已经不赶趟了。 袁凤吟快马加鞭,连夜回了平遥,也没有跟戴氏商议就去找孙青铜,号里好在还有孙青铜在,吕奕霖他们都外出未归。 袁凤吟对孙青铜道:“孙兄,家里有难形同救火,我须速回,但号里不能不留人。看眼下只有你坐镇北号我才放心,一切都托付给你了。” 袁凤吟身边的兄弟不少,但能指望上的不多。袁承兴、任海山这些都是同门情谊,向东、小虎又出于江湖道义,也就孙青铜跟向楠是同患难过的生死之交。 牛牛、鬼五虽然在,但他们能力有限,还得协助孙青铜管理,也不能带。 孙青铜自然明白,道:凤吟你放心吧,待盖克文一到,我就快马赶回。 凤吟道,好了好了,我就与妹子先回去,你多关照。 来报信的是一个叫伯芳的小伙计,此人颇精明,先只说了大概。 待到路上时,这位小伙计对凤吟道:“大先生,还有个事情得让你知道,家里也不是没有武师,但都被人打了。” 袁凤吟这才回过神来,想到一切细节还都没来得及问呢。这位小伙计就说,对方很可能是白莲教不就红莲教一支的捻子,不是东捻子主力里的,而且他们是便装进城,还是陆续进城,进城后就把袁家的买卖给控制了,就是针对袁家的。然后就把袁成孝给抓了,关于细节,这个小伙计没讲,估计是怕凤吟担心。袁成孝肯定没少遭罪。 然后按得就是“毛猴”进家的规矩,每日麦子、豆子、谷子各一包,每顿白菜五斤rou二斤,外带粉条一包。割出了七十二亩的花生地,还没定怎么分。还有六匹大骡子给收了。
说是借住袁家,保护乡里。 “……期间有几个武艺很高的人,一个老道士,三五个青年,功夫都不一样,那几个都是少林系的,只是其中一个被女首领称为师哥的,练得一路小巧短促而又迅猛直接的拳法,貌似娘们却不动如山。 跟形意很像,不过要小要紧凑。我见过他们练,起手也是合十,想必也是少林系的。 扎个小正马步,**小胯的,开始我们都笑他,可是动起手来,都不是他对手。 他的拳法跟形意很像,却是更加小巧紧凑,只保留了直冲之法。朝面追形,占住中线,劲发肘底,动即补位,始终保持一个占据要冲的地位,出即牵制,丢即补位,始终是一道带尖的栅栏。 放膀长拳遇到他就晚了,膀子都来不及换;走沾粘劲的又被他硬生冲开,根本沾粘不住。而且他们王八似的,没机会就缩着头始终保持那个一冲必中的状态,不做额外动作,而一旦给王八咬上了,他就不撒口地追打,一手换一手换不过人家。不过我就快研究出他们的打法法则跟发力道理了!” 这个少年显然不是一般仆人那么简单,他竟然知道这么多拳法内涵。袁凤吟心里提着个醒儿,却并没显露声色。而那少年也是机灵,突然就感觉道言多有失,急忙改口: “后来他们满街叫阵,都没出头的,袁承兴先生带着河西河南的弟子出游了,就没在家。余下的几个七式查拳的弟子都不是人家对手,手出不去,步子也上不去,出什么都晚了。清真寺根本不管,河西袁家也不管,王明乡袁家也过不来……“那孩子谈到拳也来劲,一个劲的唠叨:“二爷那边也没动静……” “严掌柜怎么表示?”“严掌柜?严掌柜说他是个掌柜,不会武功,而且说怎么跟那首领的爹爹是好兄弟?” “童掌柜呢?”“童掌柜只帮忙搬红根菜扛豆子推磨什么的了,跟人家的孙子一样。” 袁凤吟低头沉思了一下,一直没敢问,但还是忍不住问道:“可知道迎水寺任先生?” “任先生那,只来了一个弟子,自称是你师侄,说要维护你的尊严,结果,结果……” “知道了。” “他们还说……” “还说什么!?” “说等袁掌柜回去了,就不用走了。”这话支支吾吾不明不白,显然有假。 袁凤吟喝道:“把话说清楚!不必遮掩。” “那掌柜的我就原话复述了,您大人大量别生我气。” “讲!” “他们说,‘等那个哑巴回来,打到他出声求饶……” 袁凤吟咬着牙,腮帮子一鼓一鼓的:“不用走了怎么回事?” “他们打败了那个自称你师侄的人,笑道‘支着两条死桩子,活像我天天打的那个木人!’” 袁凤吟听到这并没有因此而发怒,而是转了一个脑筋,问道:“你是练什么拳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