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大拳师_第五十三章 单鞭救主虎跳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三章 单鞭救主虎跳涧 (第2/2页)

过后手分了上下而已,其理相通。

    单鞭之法取自尉迟恭单鞭夺搠救唐王,是在柔化破敌重心之后的刚猛擂劲,当胸一杠。凤吟在山西时走师访友,得了一卷通背缠拳古谱,此谱颇奇,与戚帅拳经捷要、陈氏长拳竟似同出,但动作如何凤吟却无缘对比,陈岩虎托称自家有谱而无拳,不作解答,京城杨教师又道是同出一理可以自悟。老谱上这句便为“敬德跳涧,单鞭救主”。

    但不管怎么说,此处就给童安祺用上了。童安祺也非等闲之辈,讲被拿那腕子一转,身子似是追着腕子跟着一起翻转,就挣脱出一个余地,那手一脱,就势朝凤吟裆下就是崩腕撩掌。

    凤吟的身子多敏锐,那可不是两人推手听出来的功夫,是心意二字出来的感应,单鞭之手顺势而下,没有直接防护,却格开了童安祺的手臂,手臂离开,那撩裆一掌自然就化解了。

    所谓跳涧,与形意虎跳涧不同,走得是个横跳步的靠身锁腿,就是侧着速进同时其挒。凤吟此时已是无心出拳,顺手手插下就走了个搂膝拗步下海擒龙,后手压着童安祺的手肘不使走脱,当面一扑。这一手也没缠死,给童安祺留了一个挣脱的余地,童安祺本来粗胖,硬是讲丹田一沉,肚子一鼓绷住往后硬撤,抽身而出。

    却被凤吟一搬一拦,肘底看捶正中软肋。其实说得热闹,看似繁杂,实际这与起先七寸那挑掌问心,如出一理。都是求一个劲路变化,诚中形外。从这看,将太极八卦称作内家,还是有道理的。

    后有贤人总结内家道:“所谓养气者,纯刚是也。气充而运之以神,神之所照,无不如志。其练法简易,于动中求静,用后天之形,补先天之气。以手足动作,调节呼吸。虚心实腹,气归丹田。有一分气,用一分力。不努力,故不伤气。则精神健旺。盖气馁则志败,气盈则力盛。”

    形意拳讲随感而发,遇强则强,不虚。此非心智所求,乃是心意自行。先前七寸客气,凤吟的应付也是客气,此时童安祺不客气,凤吟那拳路也跟着不客气,一手就插到了童安祺裆下,童安祺惊得浑身冷汗,跳了好几跳才跳了出去,此时凤吟只要指头一勾,也会把他废了。

    童安祺跳开后一屁股坐在地上,感觉半边身子不爽。后腰右侧痉挛地疼,右腋下感觉被凤吟一拳钻了个窟窿的疼。这痛扩散开来,只想浑身扭动却有不敢扭动。躺在地上从牙缝只吸冷气。

    伯芳没看清怎么回事,但是七寸看出来了,凤吟在打那一捶的时间,是走了个跳涧搂膝给童安祺把腰拿住了,却故意松了一分让童安祺硬挣,童安祺果然硬挣,凤吟一松一收之间,给童安祺闪了后腰。

    袁凤吟道:“童掌柜,你真一点不客气。”

    童安祺满面羞愧地爬起来,抱拳道:“得罪了,袁当家。”略作沉思,又道:“童某服气,但是请问袁当家,我在京城时也多与太极拳者来往,虽然以柔克刚,却不是袁当家这般捉摸不着,而又将人控得如此好。我那朋友也用功数年,我不信袁当家仅在数日就得得了太极真功,还请袁当家讲明,是何道理。”

    凤吟道:“理法为用时,功架无需多,单cao可也。我单cao也用,然长拳却不美,总有毛糙处,也不算有成,不过针对功用而习练,武艺不全。我听人讲,太极拳以阴阳之理贯通,用时却是影子拳,不让人摸着虚实,所谓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先知先觉,控人自然有把握。”

    “感激不尽,可否留下势子名?”

    “海底针,一线悬垂,可测海深。”

    凤吟把这些归结道这一势,实际是在逗童安祺,下了一个套子让童安祺往里钻。不过也不能说是陷阱,因为真得练到那步,确实是这感觉。但就势子而言,海底针不过是个指裆捶破拿法的演变。而这一式子却留下一个探讨空间,成为一迷,之后杨氏太极各支脉,势子大同小异,不过圈子大小,而海底针一式,却五花八门不知章法。

    实际开悟都是遇到而开,不是硬琢磨的。人品不正,则会误入歧途,凤吟就故意给童安祺下了这一套子,就看童安祺自己怎么揣摩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