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八章 兵甲 (第3/3页)
而已,要是在还未普及的况下披上阵去,那么明显地目标当真是众矢之的。 而“两当铠”是以后骑兵的制式铠甲,只是这时生产工艺还达不到大量生产的水平。“两当铠”配上“具装铠”就是标准的重骑兵了。经过一番查看,袁尚果然发现几“具装铠”。他想到“马甲”一词,不轻笑了出来。
“公子为何发笑?”审配问道,“此具装铠有问题?” “没有,我只是想问这具装多少时可打造出一件?” 工头很是骄傲地禀报道:公子,不是在下吹嘘,放眼整个大汉。此时能产具装铠地只有咱们冀州了。不过现今能打造具装铠的工匠不多,每月能产两三具吧。” 袁尚失望地暗中摇头,本来还想整一批具装铠回去,装备一支重骑兵。但看这库府里的存储,不过几十件,即便全部装备了也形不成战力。 “让那些工匠传授出造作具装的工艺,再给他们以重赏,激励他们赶造具装。”袁尚吩咐道。 工头点头答应,审配则问道:“这具打造起来装费时费力。难道公子认为它能在沙场上出奇制胜?” 袁尚点点头。“正南先生不懂战事可能不知,如能建起一支几千骑的甲骑具装那放眼天下已无战阵能阻挡我军。” 审配半信半疑。也吩咐那个工头按袁尚说的做。其实袁尚要求实在过高,此时不像具装铠工艺成熟地南北朝时期,那时的骑兵大都是重甲骑兵。而历史上官渡之战时,袁绍上万骑兵,也仅有三百多件马甲。 “我军兵甲齐备,再一月多就要讨伐公孙瓒了吧,公子建功立业的时机到了。”审配说道。 “呈您贵言。”袁尚拱手道,他看着库府里那些“凶器”,意识到新一轮兼并征伐即将掀开帷幕。幽州渔阳。 虽然已经开,但北风依然呼啸凌厉。村落里一片平静,乡民们在家中安享着播前最后的空闲时光。突然地,纷乱嘈杂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号角声胡哨声渐渐包围住整个村落。 “胡人来啦!”“快躲起来啊!”一时间村里乱成一片。逃跑时跑不过胡人四条腿的,乡民们只能躲进预先准备的逃难场所。 一队队的乌桓骑兵涌进村落里,他们结队下马开始排查搜略民宅。乡民如有抵抗就会被乱刃砍死,但幽州民风彪悍,村里男人们组织的乡勇渐渐聚集在一起,靠着预先设好地地势,将村落中央几个院落守住。但是赶不及逃到村落中央地村民就遭了殃,女人的哀嚎声,男人地厮杀声零星地响起。 乌桓兵将那些乡民来不及带的粮食和钱帛都装上战马。因为出现抵抗,残杀的事也开始发生。但是乌桓兵在狭窄的村落里展不开,面对据高险而守的村民,不想多加伤亡的他们也一筹莫展。 骑在战马上的乌桓兵头目吆喝一声,用乌桓话呼喝道:“古力奇,带你的人给我冲进去。加紧,要是汉兵赶来就是白忙活一场。” 那个乌桓兵头目刚呼喝完,示警的号角声大作,接着厮杀声传来,村口的乌桓兵被挤进来。 “汉兵来啦!”“是公孙瓒的汉兵!”乌桓兵纷纷叫喊呼喝起来。 那个头目抽打几声响鞭,喊道:“给老子停下来,都从左边出了这里,到外头列队再打那些汉兵!” 一众乌桓兵刚要撤退,但村子四周都涌进公孙瓒军步卒。步卒们不给乌桓兵上马驰骋的机会,纷纷贴近战。前面的公孙瓒军骑兵则堵住村口,使乌桓兵不得不跟那些步卒混战一起。 整场战斗虽然不大,但也持续了半个时辰,除了乌桓兵头目带着百多人逃出外,公孙瓒军共歼灭乌桓兵近三百。 村长跟一些有头脸的人都来到公孙瓒军一个青年头领面前,道谢称赞声不断。 村长叹气道:“田大人,虽然您事先要俺们做防备,但还是死了不少人。这个仇你得蘀俺们报啊!” 那个青年将领就是被调到渔阳,协助渔阳太守邹丹抵御乌桓鲜卑的田豫,他来到渔阳后,就提出一系列防备胡人的措施,并亲自下到个村镇安排预警跟人手。 田豫安慰众人道:“大伙不要慌,我已建议邹太守迁徙附近的村镇到安全的地方了,大军也屯驻不远,要是胡人敢再来,定不放过一个回去。” 田豫口上这么说,但在渔阳做主的不是他,渔阳郡的况比他想的要复杂,公孙瓒又强征钱粮和民力,使得民怨不断。公孙瓒虽然占据幽州各大城县,但其实已经走到一个十分危险的地步。 渔阳郡北。 一个庞大的营地就驻扎在离渔阳四十多里外。营地内外都是高鼻深目的鲜卑乌桓人,但偶尔也能见到一些汉人的影。 大帐内,出兵讨伐乌桓、鲜卑的头目将领汇聚一堂。坐在最上首的是现任乌桓大人蹋顿,还有一个汉人打扮的中年汉子。 一个乌桓将领进到大帐,对着右边一个鲜卑兵头目骂道:“素利,你那些人怎么回事,抢了我的马料!” 叫素利的鲜卑将领冷笑一声,用蹩脚的汉话说道:“都是从公孙瓒那抢来的,算什么你的我的,谁下手先就是谁的。” 听到这话蹋顿脸色沉,而旁边的汉人终于开口道:“大家自己兄弟,为这点粮草马料值得么?要取就去渔阳城里去,那里多得你舀不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