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明_第三百四十九章 好大一盘棋 十之八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九章 好大一盘棋 十之八九 (第1/3页)

    在大明时候,郑州虽然没有今日的原腹心的地位,可也是水陆要冲之一,大明朝廷在那里也是屯驻重兵。〔顺手推荐下新书:,大家支持哟!〕

    当然,没人指望这些守军能守住郑州多久,只是希望郑州的守军能多坚持一会,这样也可以给后面的大队官兵和开封城争取一些时间和空间。

    不过、李、罗联军距离这郑州城还有半天路程的时候,守城的那位都司领着兵将把城池洗掠了一遍,然后弃城而逃,压根没有一点的战斗发生,城内积存等待转运的粮草给养都还没有来得及焚烧,全部落在了流民大军的手。

    攻下郑州之后,李、罗联军折向西,得到了消息的牟守军同样是不战而逃。

    松懈了好久的朱仙镇官兵总算是有了些紧张的气氛,开封城除却面朝黄河方向的城门之外,其余的城门都是紧闭,这次河南巡抚李仙风和总兵陈永福总算是得了经验,早早的就开始在城内动员民壮。

    以上这些,对南直隶的官兵和流民军队来说,不过是证明李、罗的百万之众不会来南直隶,最起码在一年两年之内不会来南直隶了。

    在判明李自成和罗汝才的动向之前,张献忠和革左五营已经是尝试着向正阳镇发动了几次进攻。

    进攻的规模有大有小,却都是在有如刺猬一般的正阳镇面前撞得头破血流,开始的艾能奇、冯双礼率领的流民炮灰,革左五营的老回回、革里眼、扫平王率领的各营兵马,到最后甚至是动用了各家的老底。

    开始那几次就算了,最后动用老底的时候,才冲了第一次,孙可望就立刻撤回了冲锋的兵马,既然是打不下来,犯不上把自己的本钱赔进去。

    但淮扬军陈部对正阳镇地占据。已经是绝了张献忠和革左五营继续前进的可能……

    这实在是让张献忠和革左五营的诸位大将气的吐血,好不容易经营出来了这样地局面,谁想到还是无功而返。

    张献忠和革左五营都不是第一次来南直隶了。但每次都是被挡住差不多地位置上。无法深入到达大明最富庶地那块地方。

    流民如何想不用管他。占据了正阳镇地淮扬军参将陈。有修建地好像是刺猬一般地工事防御。还有水路上源源不断地给养补充。又有万余精强地步卒。在正阳镇这个位置上几乎无人能撼动。

    这还罢了。在寿州地南京镇守太监卢德赫然发现。前段时间自己地调整防御。为河南地百万流民军队进入南直隶。

    但到了现在。却突然发现。驻扎在寿州附近地南直隶兵马。西面有淮扬军地一万多兵马。在洪泽湖周家桥那边。却有了两万多山东调进来地青州兵马驻扎。

    在河南百万大军动向未明。南直隶一带地流言传播地沸沸扬扬。卢德心里面自然是愿意南直隶聚在这里地兵马越多越好。

    再说山东后续进入南直隶地兵马。谁也不能挑什么毛病。镇东将军李孟身上毕竟还有个援剿两淮军务地职衔。

    眼下淮安府和扬州府的淮扬军一边在徐州,一边在正阳镇,两淮之地完全的空虚,补充兵马进入倒也是应有之义,在程序上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此时的态势,南京镇守太监卢德却觉得背后冷气直冒,北面徐州有淮扬军兵马。东边有青州军,西面还是有淮扬军。

    每一股兵马所在的位置,都有自己的理由,而且是堂堂正正地官方理由,这陈和驻扎在洪泽湖周家桥一带的青州军,追溯起来。还是他镇守太监下的调兵书。

    这么看,自己岂不是被包围了,按说,这些隶属于镇东将军李孟的兵马,这番的驻扎行动,完全是符合常理,任谁也挑不出毛病,可卢德心有数,镇东将军李孟的所作所为根本不是寻常地武将手段。

    值此乱世。许多事不可以常理推度。从李孟以往的行为推断,如今的部署。将来要做什么,让人不寒而栗。

    南京镇守太监刘福来再也不理会河南那边到底会发生什么事情,重新布置,自己率领南京禁军据守寿州城,刘良佐和黄得功的兵马则是到寿州城外东西扎营,而其余的南直隶来支援的兵马层层叠叠的把寿州包裹起来。

    即便是在对面的张献忠和革左五营气焰最嚣张的时候,卢德也不曾摆出这幅死守严加戒备地架势。

    另一方面,南京镇守太监则是一边上奏京师朝廷,一边是发问质问山东总兵李孟,这般布置到底是意欲何为。

    看到正阳镇陈所率兵马表现出来地战斗力,卢德不奢望自己的部队会有什么胜算,但正阳镇陈这边毕竟是孤军在外,粮草补给都要通过水路运来,在水路上设卡,也可以动手掐掐脖。

    月初地时候,水路上的运输的确是被断了一两次,但南京镇守太监卢德却发现,正阳镇那边的淮扬军可以通过其他的路途得到给养。

    两淮的豪商们,在凤阳府和庐州府的也有大批的庄园,胶州营的军需采办在扬州和他们谈定了生意,直接派信使去往庄园调拨。

    这个事情气得南京镇守太监卢德跳脚,在寿州的官署大骂:这真真不是大明的土地了,这真真是外藩的法度。

    “让你到济宁来,是要看天下的局势,好确定你担负哪一个方面。”

    在济宁州外面的兖州军军营之,李孟很是然的和马罡说道,按照骑着快马的信使传递过来的消息,李、罗联军已经是越过郑州,直扑牟,势头已经是到这种地步,眼见着大战在即。

    来到济宁之后,马罡就一直是跟随李孟每日处理军报,却始终没有差事做。自己手下的两万兵马沿着海岸边缘进入南直隶,而他这统兵的主将却还在济宁闲,实在是怪异之极。

    月初,济宁州的天气已经是略显炎热。接到河南的消息之后,一直是不紧不慢地李孟立刻是召见马罡。

    “李、罗联军在朱仙镇与官兵交战,一方是百万大军,一方是号称四十万,流贼胜这没什么悬念,但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和时间。若是朱仙镇胜,依李、罗联军的野心,必然心向北直隶,意图京师。”

    在李孟的帅帐之。对着一副大明官方地地图,李孟侃侃而谈,这里只有带着铁面具孙传庭和马罡在场。

    “胜朱仙镇官兵,虽然士气高昂,但必然是有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