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明_第三百七十六章 似忠 炫武 有客北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七十六章 似忠 炫武 有客北来 (第1/4页)

    “张溥横死,平日里写章互相唱和把他夸上天的那伙东林党众没有一个敢出头,全都是在那里跟周延儒摇尾巴,还是老夫出面,奔走千里,脚不点地的给他cao办的丧事,这帮人也就是太平时节嘴皮痛快下,满嘴的忠孝仁义,满肚的王八心肠!”

    凤阳都的漕运总督衙门,马士英在堂上大声的咆哮,身边亲信和凤阳兵马的几名参将和游击都是噤若寒蝉不敢出声。〔顺手推荐下新书:,大家支持哟!〕\\

    当初马士英脱了戍籍,是因为阮大铖跟张溥合谋帮助周延儒复相,阮大铖帮他讨来的彩头。谁知张溥转手就被周延儒毒杀,那些得了张溥若干好处的士人大臣没一个敢张嘴,也就是素不相识的马士英敢冒着周延儒震怒的危险,奔走办理丧事了。这一件事以后,江左士大夫人人侧目,都觉得这马士英是个二愣,拎不清,大家避之则吉。

    坐在边上的凤阳知府看见马士英这般失态,忍不住开口劝解道:

    “督堂,山东兵马此来也是为了救援寿州危局,或许督堂想得多了……”

    漕运总督马士英猛地回头,恶狠狠的盯着他,冷声的说道:

    “吴凤鸣,这话你自己信吗,那李孟这些年千方百计的在南直隶屯驻兵马,到底是为何,这次寿州生乱,朝廷屡次的让他出兵平乱,他不来,在革左五营快要去往湖广和河南的时候横插一脚,硬生生的把那些祸害堵了回来!”

    凤阳知府也是有点灰头土脸,坐在那里索性是不出声,马士英已然是怒极,在哪里继续的大声喊道:

    “镇守卢公公领着大军和革左五营僵持,正是聚集歼灭的好时机,他的兵马在身后一动不动,可如今形势败坏,革左五营势力大涨,这时候却一反常态。倾全力南下,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在马士英愤怒的质问下,屋的诸人都是不出声,默默低头,其实李孟这番动作,精细人差不多都能看得清楚。不过是懒得点破罢了。

    众人心明白的很,若是那李闯、张逆过来,自己不会有什么好处,但要是这李孟过来,保全身家富贵这可是起码的,搞不好还要原职留任,毕竟这李孟也是朝廷地大将,也要按照这体制内规矩来的。

    马士英却还在那里忿忿不平。口念叨着:

    “jianian臣。jianian雄。他要名正言顺啊。要朝廷需要他南下他才南下。他有大军还要大名。他到底想干什么。这是国朝三百年第一大jianian臣啊!”

    山东大军要如此名正言顺地南下。南直隶这最后地膏腴已经势若累卵。不过。在马士英眼看来。这李孟向来还要给自己求个名分在。一切都是按照规矩调动。说明还是注意天下人地言论。如果东林党人能像是历次党争政争一样。群起而攻之。没准对方还会收敛

    毕竟这东林复社和江南士林。几乎就是代表着天下地民间舆论。李孟还是会很顾忌地。因为名声臭了很多事情都无法顺利地实施。

    那李孟只要不明目张胆地去行谋逆之事。那各地还可以聚集力量缓缓图之。谁想到李孟大军始动。南北士林居然噤若寒蝉。无人出声。

    谁都知道李孟这一南下到底意味着什么。可每个人都不愿意出声做这个出头鸟。大部分人都想着投机捞一票。能在新朝有个出身也不错啊!

    朝唯一敢直言的右都御使刘宗周,已经是因为和崇祯皇帝争论东厂和抗击女真的政策,辞官回乡,此时不在其位,自然也不会谋其事了。

    马士英更不知道的是,自从李孟大军从济南出发南下的时候,朝正四品以上的官员差不多有成都是派人给李孟送去了信笺。尽管信上说的模糊。可都是露出了交结联姻地意思,眼下愿意给李孟做妾的名门千金就不下几十位。愿意给小李宏做妾的也有差不多地数目的小孩。

    山东境内各个府县的官,这是山东境内最无趣的官职,或者说是全天下最无趣的官职,俸禄就朝廷定制那点饿死人的份,什么事情也做不了,更重要的是什么钱都捞不到,什么威风也没法使。可他们是科举进仕途,十年寒窗好不容易有这么个机会,抓到了实缺,总不愿意丢掉。饱读圣贤,又是登了天堂的天门生,被朝廷派来当官,天生就和武将出身的李孟不对盘,彼此不尴不尬地相处着,任凭衙门内外的小吏和武装盐丁管事。

    他们知道自己任期一满就会被调离,就算和这李孟交好,也没有什么好处,搞不好还要落下骂名,所以都是冷冷淡淡的。

    可大军一南下,沿途各州府官吏殷勤到了极点,就算是挨不着的也都是到当地胶州营势力所在,表达自己的投靠忠诚之心,在所有人看来,这天下马上就要变了,最起码山东和南直隶今后就要变化了。

    至于那些东林党人,江南士眼下已经有人琢磨着写点赞誉的章,那漕运厘金也是为国为民,在南直隶两淮驻兵也是勤劳国事,大明有李孟,那跟太祖皇帝有徐达一般,大明的定海神针啊。

    马士英唯一寄希望的就是这天下人之口可以让李孟行事收敛些,给他们这些人留下经营的时间和空间,可平日里正义凛然地这些人,到了这个时候,却都是摇尾讨好,谦卑到了极处。

    天下末世,固然有许多有气节的忠烈之人,可这道德败坏之辈也是必正常年景多了许多,道德沦丧,气节尽失,这正是末世的征兆。

    “派人去南京城,带我的亲笔信给阮大胡……”

    咆哮到最后,马士英也只能是无奈的坐在椅上,颓然的做出了这个微小的行动。

    所谓兵贵神速,胶州营也历来以势若惊雷为傲,每每出战,都是在敌军根本意料不到的时候就杀到了战场。不过这次李孟大军南下的速度。却是尽可能地缓慢,每过一州县,凡是适合大军停驻地,必然是停下驻扎。

    反正在济南和济宁州之间胶州营地屯田田庄,各个大户豪绅地产业密布其,而且在大军南下之前。转运仓库和兵站早就是设置完成,停驻倒也是正常。

    大军缓缓而行,原本十天就可以走完的路程,目前看这个过程,目前最起码需要十五天,这路上的目的就是耀武扬威。

    沿途的官宦豪绅,在大军到达地时候纷纷前来求见,极尽奴颜婢膝之事,比如这次出征之前。济南知府某求见,进入堂,见李孟面先跪下磕头。以见亲王礼仪问安行礼,到了泰安州之后,青州知府紧赶慢赶也是来到这里,礼节也是隆重之极,虽没有黄土垫道,可这百官跪接,伞盖大张,鼓乐齐鸣的排场,也是煊赫之极。最小也是大学士督师的排场,最大直追亲王。以前官见武将,就算是个小同知,都是鼻孔朝天,哪儿来这么大的排场,这种种种种,倒是让李孟对所谓的人风骨有了新的认识。

    当日间看不清楚形势,不愿意下注投机的人们,现下看起来形势已经分明。再不行动,恐怕就要成遗老遗少了。

    李孟不担心在南直隶那边会有什么不对,现在“民心所向”,地方上箪食壶浆,得到了两淮地方上豪族支持的青州军和淮杨军足够轻松夷平南直隶所有的兵马,不管是官军还是流民大军,何况革左五营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