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誓师 (第2/2页)
以斤为计算单位的。 朱魁有样学样,同样赏赐黄金给这些肯给他卖命的镖师士兵,让他们安心,不过朱魁可没那么多金子,他还没这财力按斤来给,而他把黄巾融成金条,每条一两重,每人派发一根金条,花费了他五十斤的黄金。 仁他做到了,义也做到了,钱他也做到了,所有人自然不再有顾虑,士气一下得到了饱和。 “讨贼征战,乃是把脑袋架在刀口上的活计,这些钱你们分了,你们各自回家与家人好好聚聚,两日后我们启程出发。” 朱魁话音落地,镖师们立刻欢声雷动,到时就算自己战死沙场,这些钱足够家人衣食无忧。 这五百镖师中,三百人是高家水寨原先水匪,两百人是最早一批招募来镖师好手,这两年比较安定的生活,高家水匪们很多就就地娶妻生子了,安家费自然也看重起来。 接着高乙领着银钱开始排队分发,朱魁自己唤过周泰三人。 “二弟,为兄送你件礼物,来人带上来。” 两个健卒抬上一物,用红布盖住。 “且看,这是为兄亲自设计,武氏兄弟cao锤,打造的长刀,百炼之兵,你试试。” 周泰上前掀开红布,只见一柄十一尺长大刀,刃长四尺,宽五寸,刀背厚两指,顶头尖尖如刺,刻有血槽;柄长七尺,下用铁钻。 “好刀!”周泰一句未说,甘宁抢先赞了一句。 “嗨”一声,周泰一把抓起刀柄,感觉分量颇为沉重,至少有五十斤重,砍、劈、扫一趟耍了下来,脸上充满兴奋之意。 “多谢大哥赐刀。” “你我兄弟何必言谢。此刀并非军中制式,非力大者不能用。吹毛得过,斩铜剁铁,刀口不卷。为兄起了名字叫它‘七绝’”朱魁说完,指着刀柄下端七绝二字。
“三弟,你也有,都拿过来。” 又一名健卒倒扛着巨剑走了过来,剑身套着兽皮制成的剑鞘。 “三弟请自拔出一试,看趁手否?” “呼。”的一声,一把黝黑巨剑高举在天,接着就顺着甘宁的身体舞动起来。 此剑一块无名黑铁所铸,长四尺,宽半尺,厚三分,重四十九斤,通体无锋,剑身刻着一些粗犷的线条,增加了几分豪放的气息。 “三弟,你擅使奇门铁索,但马上征战,直立兵器为上,也可起出其不意掩其不备之用。” “多谢大哥教诲。” “朱魁。”在众人面前之呼起名,如此无礼行径的只有他的未婚妻淑淑儿,昨夜酒醉被其父带回后,不想今日早早便来寻他,换回了一身男装,昨日的女装愁了她一日。 “我也跟你们一起去讨伐黄巾贼。” 此言一出,大家伙都掩脸偷笑,王承更是哈哈笑起:“三嫂嫂,这上场打战都是男人之事,自古哪有女子出征之理。” “怎么,你瞧不起女子?来与我比试一番?”淑淑儿挑衅道。 只是王承万万不敢与他较真,怏怏说道:“我不如你,还是问三哥去吧。” 见淑淑儿看向自己,朱魁知道自己是拿这个刁蛮的未婚妻没什么办法,这已经不是第一次。 “丈人若是同意,我便允你。” 寥寥答复,便带着三人逃之夭夭。气的淑淑儿直跺脚跟,忽然看到不远处,一个身体娇小的兵卒正等着高乙发饷银,灵动的双眼溜了一圈,走了过去。 两天时间,转眼而过,士卒一一休假归来。 庶民营之名,朱魁取自于庄子“庶人之剑”典故。以“上斩颈领,下决肝肺”为主旨,强调勇士之行为;又以后世共和年间出名的“狭路相逢勇者胜”,强调只有勇武敢死之心,方能战场活命。 朱魁给这五百庶民一一配好皮甲,一人一马,分为五部,每部一百人。王承、甘宁、周泰为队正,各领一部,又设亲兵一人。剩余两部两百人由他自己亲领,设亲兵五人。 周泰为人稳重为后军,押护粮草。甘宁勇猛为前锋,争先开路。王承为侦骑,探察四方。自己的两百骑兵为中军,以镇中央。 五百人人数虽少,却也俨然一副正规军势模样。 《孙子兵法》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 其义强调了军队建制的重要性,不分人数多寡,都要把部队编排有序。 出征前,在山庄校场上,朱魁请来赵达和吴范,杀猪宰羊以祭祀上苍,保佑功成名就。 在古代出征前,祭祀上苍是很有必要,可以很大稳定将士们出征的决心,坚定胜利的信念,对提高士气有很大促进作用。 不说其他,经过一次重生轮回,朱魁本身也慢慢开始敬畏鬼神,或许冥冥中真有上苍的存在,俯视着我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