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波逐流之神龙传奇_第二章 绿绮南归(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绿绮南归(一) (第1/2页)

    视着何云秀、林志恒的背影,直到他们两人绕过了雪通向青松林的小径之后,罗承玉一直强撑的冷静终于垮了下来,神色一片落寞,忍住随后前往万松轩的强烈**,转走到书案之后,坐在铺着虎皮的高背太师椅之上,却没有感到从前的那种舒适感,扭动了几下躯,好不容易才坐定下来,轻叹一声,罗承玉从红玉镇纸下面舀出那一叠文书奏折,又取了一枝紫毫,蘸了墨汁,一本本专心批阅起来。

    罗承玉现在虽然只是世子份,但是幽冀的权力实际上已经在信都掌握之中,一直以来,都是吴澄辅佐他批阅奏折文书,直到上个月,吴澄突然提出要出使益州,并将所有的军政要务都丢给了他。说也奇怪,吴澄一走,奏折文书便如潮水一般涌来,不仅有军队换防,官吏调动这样的要务,也有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还有一些人欺他年轻,趁机挑衅试探,最初十几,罗承玉几乎是废寝忘食,若是累极了,也不过在旁边的耳房小憩一两个时辰,幸好他对军政事务十分熟稔,再加上天果断,善于纳谏,很快就驾轻就熟,甚而有青出于蓝之势。

    其实正常况下,大部分的文书经过青龙司审阅之后,送上来的时候都会加上批注或者处理意见,罗承玉只需直接圈选即可,青龙司的僚属都是火凤郡主和吴澄亲自点选的,有地经验丰富。老成稳重,有的思想活跃,奇思异想层出不穷,只要他们尽心竭力,罗承玉便无须在琐碎事务上浪费太多心力。只不过吴澄放权太过突然,这些僚属不免心生怀疑,这才故意为难,将没有整理过的文书直接送了上来,一连十余。见罗承玉从手忙脚乱,到神闲气静,不觉心服口服,这才认可吴澄的决定。自那以后,青龙司呈递的文书恢复如初。

    这是君臣之间的一场博弈,双方都是心知肚明,最后青龙司上自主事。下至僚属联名上了一份请罪的折子,而罗承玉一笑置之,将折子丢到火里化了,并未存档。事后更将部分权力下放到青龙司,一些琐碎杂务青龙司便有批复之权,不必呈递上来。如此一来。不仅罗承玉从如山文书解脱出来。可以专心军政大事,青龙司势力大增。不再被白虎、朱雀、玄武三司压下一头,上下人等也是心满意足,君臣双方再无任何嫌隙。

    虽然罗承玉敢于放权,但是需要他亲自处理的军政大事,还是不少,就像现在书案上这一叠,都是和目前局势息息相关的重要军务,青龙司不仅无法处理,就连看上几眼都觉得越权,所以都直接送到了书房,虽然对万松轩忧心忡忡,但是罗承玉也不愿懈怠军政,只得勉强自己坐下来,不过他心沉稳,只看了几行字,便彻底冷静下来,丢弃了所有地私心杂念,仔细阅读起折子来,还信手在一本白纸簿子上写下节略。

    这是罗承玉多年养成的习惯,十几年来,他跟着吴澄学习政务的时候,便一直记载节略,便如窗课一般,按时呈送给远在洛阳的火凤郡主,而火凤郡主也总是仔细批注之后送回信都,一行行铁划银钩地朱砂批注往往多过原有的节略内容,这是母子二人交流的重要渠道,虽无只字私语,却尽是母子义,直到今,罗承玉还时时舀出从前的节略,细读火凤郡主那字字珠玑地批注,每一次都有新的领悟,往往不忍释卷,现在虽然没有人再蘀他批注节略,这个习惯却是改不掉了,索每隔一段时间自己重温这些节略,检讨自己的得失,加以批注,天长久,感觉到其中的好处,便更加不愿舍弃这个良好地习惯了。

    批阅到最后一份折子,罗承玉突然停笔,仔细看了半晌,眼中闪过强烈的怒色,信手一拂,将那份黑色封皮的折子扫到地上,才觉得稍减怒气,放下手中紫毫,起走到琉璃屏前,神色漠然地看了半晌雪景,才冷冷道:“请西门统领到书房来。”

    书房外面有人高声应诺,不到一拄香地时间,西门凛便推门进来,目光在罗承玉地背影上微微一凝,便单膝跪倒道:“西门凛叩见下,不知下为何事相招?”

    罗承玉并没有让他平,甚至没有回头看他一眼,只是负手立在琉璃屏前,沉默不语,西门凛似乎没有感觉到罗承玉地怒意,右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