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49 我心已定 (第2/2页)
听内情。 真要深入探查下去,也要‘花’费时间,更何况王世强仅是推测没有拿到什么有用的证据。 “我看他也许是为了在江北的兵源。他不是和官家说江北边军兵源不佳,缺少训练?他不可能光是嘴上说说,总得给官家拿出个有用的条陈。这却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原来如此。” 劳四娘最关心的是宫里立皇后,外面的军政之事所知不多,自然是全听她的,马上就放了心,“他既然是有几分忠君的心思,更是要干出一番事业,总要有人帮衬——” 说到这时,她突然迟疑不语,小心觑着季青辰的脸‘色’。 这些年,季青辰帮衬的可都是韩参政fǔ。 “他要忠君。那是他的事。我们的生意这是我们的事。” 季青辰知道应该把这话和这‘妇’人说明白了,否则她以后也不好在明州城为唐坊办事, “你知道,我和黄七郎一起做了十年的生意。我们不认得王世强的时候就已经商量过,要一起建一个大宋的货栈。他和黄jiejie负责江北到西北的生意,我和二郎、三郎他们做着江南到东海的生意,我们互相帮衬。唐坊可以没有四明王家。也不需要陈家。但要是和黄氏货栈分道扬镳——” 她还没有说完,劳四娘就脸上变‘色’,连忙出了声。道: “大娘子,这可行不通——” “所以,黄氏货栈已经押在了韩参政fǔ,这是我第一个难处。” 她也微微闭了眼。然后才睁眼笑道: “只不过,我不怕和你说。黄七哥是为了结义的情份。押在韩参政fǔ上。至于我——” 劳四娘看她的神‘色’,知道自己已是被当成了心腹,强忍欢喜地附耳过去,仔细听着她极轻声地说着。 “别说是楼云了,便是当初我不认识王世强,或者王世强当初看中了别的参知政事呢。我也要押在韩参政fǔ这一边。” 她一字一句地吐出,“我就押他的北伐。” “……坊主的意思。‘妇’人我明白了。” 劳四娘虽然是北方汉人,但她那‘精’明的头脑才不在乎季青辰为什么要押北伐呢。 她转动的脑筋里,只是在思索: 如果季青辰不能连人带唐坊倒向楼云,不能马上去谋一个四品诰命的升官发财,那她身为坊主心腹,她要多想的当然就是季青辰要怎么才能从韩参政fǔ里连本带利地捞回来。 或者,楼云能拿出什么样的好处,季青辰才能不亏本地倒过去。 “官家登基只有四年。大娘子在韩府押了四年……” 她思索着,小心探问。 她毕竟在唐坊只有一年多,很多内情并不了解。 “已经押了十年了。” 季青辰叹了口气,“押的不仅是河道上的砂金。” 在劳四娘的吃惊不解中,她掀开了身上的线毯子,拉着了劳四娘的手。 “从第一年挖出两条河道时,就已经有宋船开始进泊。我手里除了每年还债就就开始有了些余钱。因为河道上必须要用工匠,那怕买粮的钱都不够呢,我马上就在唐坊开工坊。把坊学里那些物理、化学课本教给了巫奴里的工匠们——” 劳四娘这也有些恍然。 她是北方汉人,所以不需要进坊学,但她也得意过唐坊里的水力机械让宋匠们赞不绝口。 她这才明白,难怪季mama是内库大管事,只因为南九州遗民里掌握工匠技术的奴口全都属于五位巫祝名下。 当初大娘子是接受了这一批巫祝奴口后,才初步建起了唐坊工坊。 “后来,是四明王家帮我们修河道建港口,宋匠们又教出了一批匠人。接着就是你们北方汉匠陆续被运到唐坊……” 她回忆着过往的十年辛苦,回忆着工坊里制造出来的火器、望玩镜、水力机械,改良弓弩无数后世物品,淡然而笑, “韩参政出身世家名‘门’,他自己虽然是官家登基后因为从龙之功才风光起来,但我唐坊工坊十年所成,全押在了韩参政fǔ。” “……” 劳四娘是分栈管事,不太能知道工坊到底出产了多少东西,但她却打听过王世强手上有一批工匠,寄在了黄氏货栈名下,他们从唐坊学到了大量工坊技术。 她也听说了,他在榷场上卖火器筹钱的风声。 因为货栈里以前就有季青辰的暗股,她自己按坊规又是不能过问内库工坊事务的,所以以往她没有在意过这方面的生意。 但现在听季青辰把帐一算,她就知道: 季青辰是在韩参政的北伐上下了棺材本。 “说句不好听的话,就算现在王世强和黄七郎撞邪了一起收了手,倒向了楼云。我当然不会拦着他们。但要我不继续押在韩参政fǔ,那已经是不可能。” 季青辰一叹,“楼云来东海前查了唐坊好几年,这些事他是心知肚明的。” “……” 劳四娘一时间几乎是说不出话来。Q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