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59 意欲提亲 (第1/2页)
季蕊娘两眼瞪大,连连点头,觉得楼云说得在情在理。 那边厢,季青辰也认得小路尽头远远站着的楼府家将。 楼叶也是山林里的出身,当然不会中了瓦娘子的毒蛇圈套。但他对蛇物不算是熟悉,一时半会也没有办法越过银环蛇,赶过来向季青辰问好。 楼云差他过来报平安,安抚‘女’眷,他meimei楼铃的事情不还要拜托季坊主? 好在楼‘春’等几个家将等得不耐烦,连着过来了好几个人,见着拦路的银环蛇便有一个擅长这一手的家将站出来。 他笑嘻嘻地吹出奇怪的哨声,虚张声势把它们吓跑了。 楼叶这才来到了季青辰面前来拜见。 “坊主,我家大人说,陈纲首年纪大了,办事难免有些不周的地方。坊主看在他吃苦受累,千里迢迢去唐坊拜见坊主的情份上,饶他一步。呆会晓园里的请贴子过来时,还请坊主留几分情面……” 楼叶走在路边,把石板路面留出来,让给季青辰她们‘女’人行走。 谢七小姐那里自然有谢府的家将们迎住。 他小声地向季青辰说话,为陈洪求情。 季青辰知道,陈洪听到了蕃坊四海货栈的七八条海船连续在东海上被劫的消息后,已经明白东海如今是谁说了算。 十年前,福建八珍斋虽然在东海生意做得极大,因为没有一块立足的港口地盘,福建海商当然是做不到如今的局面的。 “陈纲首是长者,我唐坊也知道尊老敬贤的道理,还请上覆楼大人,只要陈纲首以礼相待。我自然不为已甚。” 季青辰微笑回答,并没有拒绝第二次去晓园里坐宴。 楼叶却比她更清楚内情,陈洪在这一回在席上,会代表楼云提出修挖长江通楚州河道的事情。 陈洪这回不仅是知道唐坊不好欺压,他还得求着和她一起做生意赚钱。只要季青辰不非‘逼’着陈洪上‘门’致歉,扒光了陈家的面子,陈洪当然就谢天谢地。 然而他还没有来得及欣喜。季青辰又道: “我听说陈二老爷在泉州城为文昌公子。另说了一‘门’亲事?” 楼叶吃了一惊,没料到她果然如楼云所料得到了消息,他要不是刚才听着了陈洪差人来向楼云报急信。得了楼云的吩咐,他也不知道要怎么应付这样的麻烦。 他连忙道: “并不是这样。这‘门’亲事以往就曾经提起过,对家姓孙,因为‘门’不当户不对。文昌公子的父母大人并不满意,所以就作罢了。这回再提起。也只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俗话说,好‘女’多家求。文昌公子人品出众,这时恰好有一户人家来提亲,这也是有的。但二老爷已经拒绝了。” “……说的也是。” 她知道他这话里有掩盖的成分。并不追问,只是含笑而过, “既然拒绝了。这事也就是我听错了,想来不会再有下次——文昌公子回来后。我坊中 孩子入学读书的事情,还要向他请教。” 楼叶就算不知道她心里到底如何盘算,他也知道她这话里的意思是,陈文昌不回来,她 是没有兴趣见到陈洪那张老脸的。 如果他们家还打算另给陈文昌订亲,这‘门’亲事以后就不要再提了。 他连忙也按楼云的吩咐问道: “陈纲首不单是和坊主商量生意上的事情。我家大人一直听说王纲首有意在京城以北的刘家村附近开一座书院。听说年前就曾经准备去选地了。外头传着,黄氏货栈的东主们也有意在书院捐助几亩学田——” 季青辰不料楼云知道这件事,她心里微惊,却笑而不语。 楼叶只能继续道: “陈纲首的意思,他们家以前在刘家村有一块闲地一直没用的。有心要捐给了书院做学堂,在天子脚下留一个兴助文教的善名。只是这书院的事情当然是要文昌公子帮一把手的。季坊主新迁来的坊民里,如果有人要进学,这也是个机会。坊主如果捐几块学田给书院,少不了还能有一两个训导的名额。就算是三郎想去做教书师傅,也是容易的。” “……我家三郎,他可做不了教书的训导。” 季青辰失笑间,却听出了这话完全是楼云的意思。 楼云当然知道季辰虎绝不可能有兴趣去教书。 这却是季辰龙的机会。 王世强建书院要笼络人心的事情,楼云是看得一清二楚…… “王纲首要开书院,毕竟是他自己在京城的事情,不会开在明州蕃坊里的。于我们毕竟不方便。 季青辰斟酌着用词,虚伪地表示了她对王世强的书院兴趣不大,并且又掺了一些实话, “文昌公子的‘蒙’学却是在泉州蕃坊,我这船上的孩子大半还是要迁去泉州城的。等他回来了,我也想问问他那‘蒙’学里的事情。” 说话间,她已经看到了斑斑紫竹间,有着瓦娘子的红裙身影,有季蕊娘头发长了扎起的两个包包头,还有她们身边站着的楼云。 楼云看着果然是要高升的样子。 黑幞弯腰漆帽在阳光下泛着银白‘色’光,他一身白绢中单,外罩着紫红‘色’的‘春’衫子,单是这颜‘色’就已经把竹林子里的各‘色’人等掩盖得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