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62 亭中相会 (第1/2页)
这时,她倒也明白他想‘插’手刘家村学院的原因了。 王世强想要笼络人心,他楼云何尝没有这个意思? 乌氏和劳氏同时笑了起来。 可那乌氏还是咂嘴道: “楼大人和顺昌县主订亲后,本来是样样顺利,孙昭也不好意思骂楼大人了。他以前到泉州城的宗学里做过老师,和赵秉林关系好。现在一听到楼大人突然要退亲了。他就跳出来了——” 季青辰万万没料到这其中还有赵秉林的关系。 她猜测着,楼云当初订亲时未必就想到这个好处,但他这样突然退亲,自然有赵秉林的至‘交’好友们心中不满。 他这退亲吃的亏不小。 她不由得就想起了刚才楼云在桥边呆看着赵德媛的事情。 她忍不住叹了口气,道: “楼大人,他如今也后悔了——” 何苦去退亲? 她隐约也明白楼云退亲的原因十有*和她有关,摇头道: “楼大人别的事情都‘精’明,就是这婚事上步步出错,他刚才只怕是第一次看到县主——” 季蕊娘一直安静地在一边听着,此时眼睛一转却恰好看到了树后的楼云。 她还在吃惊呢,楼云一听到季青辰说他后悔退亲,哪里还躲得下,他马上就从树后跳了出来。 “坊主。” 他上前两步,站在了在亭下的梅林石道上,微微一笑。 季青辰吃了一惊,侧头看到亭外的梅林夹道。 她没料到这渡口空寂无人的时候,刚才还有人站在了枯梅林子里。 更何况还是刚刚被她们议论的楼云。 “……楼大人。” 她站了起来。尽量不动声‘色’地看向了他,只能把刚才背后说人的尴尬藏在了心里,笑道: “楼大人也准备回去了?” 楼云看了她身边的仆‘妇’一眼,知道都是心腹,索‘性’就笑道: “我来找坊主。” “……” 不仅是季青辰一时间不知如何回答,劳氏和乌氏的眼光都惊异地看向了他。 涂氏湖边的渡桥亭子里,只有季蕊娘年纪小。毕竟还不太明白宋人之间的男‘女’之别。眼里只有好奇。 那劳氏看到楼云,却是惊中带喜。 她觉得自己果然没有料错,这楼云对季青辰有意。所以百般寻着机会来说话。 那乌氏却是喜中带惊,觉得他亲自出马,一定是为了来谈寄舶港的事情——唐坊要是也支持陈家家结了孙家这‘门’亲,寄舶港就别想到手了! 她觑着季青辰。接了她的一个眼‘色’,这‘妇’人连忙冒出了一句话。替楼云打了个圆场,道: “楼大人久不在衙‘门’,俺们办事都找不主心骨,大人在京城里忠勤王事。也要休息几天才好。这几日是来四明书院里见故旧?” “……确是如此。” 楼云心里急着解释,脑子却斟酌着分寸,一步接一步。走近了三步,离着亭子也还有些距离。 “坊主,听说文昌公子已经从泉州城起航,准备回明州城了?” 季青辰到此时,也知道要开口答几句,才能探明他的来意了。 “我也只是听说陈公子要回来了。陈纲首并没有给我消息。” 她微微笑着,心里却有些吃惊。 楼云刚才看着赵德媛看得正出神,居然还追到这里来,不过是为了陈家的亲事。 陈文昌的心思,她很明白。 他在外游历了好几年,当然是和父母赌气,觉得他们商人出身,嫌贫爱富。 甚至他出外游历,死撑着一路坐馆做教书先生赚路费,也是要叫父母看看,他那读书人的志气。 后来听说家中生意每况愈下,母亲身体也不好,他却是马上就赶回了家。 他在泉州城南书院里做训导,为了家里的生意,他也没有多犹豫,万里渡海到唐坊卖身求亲。 他也算是报了父母的养育之恩。 所以陈家二房老爷听陈洪说着婚事不顺,又心疼起这小儿子,死活不想让他娶夷‘女’了。 宁可让他娶个穷老婆。 这回,孙家的‘女’儿早出嫁了,陈文昌也并没有要另订婚事的打算,他只是见着恩师有了孙子,想起当初自己父母拒婚的事,当然就想替恩师争口气。 他想把自家的侄‘女’儿嫁过去了。 亲事虽然简单,但他一和孙家联姻,楼云对陈文昌的好感可就全没有了。 “我听说,文昌公子的侄‘女’儿身子不太好?” 季青辰努力回忆着。 她不论是为了自已,还是为了唐坊,当然还是要想办法说服陈文昌,不要如此明摆着和孙家走到一起去。 楼云也不动声‘色’,顺着她的话头,点头道: “那位娘子在家里是用贵重‘药’材养着,虽然没有什么症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