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68 文昌归来 (第1/2页)
陈文昌的运气就比纪二好,他可没有被秋后算帐革功名。 光宗皇帝确实是不孝得太过分,他被士子们上万言书痛骂后,照旧不改,两年后父亲病逝他竟然敢公然不服丧。 真的是亲儿子吗!? 官家你不是孝子没关系,天下的不孝子多了,但你居然连装一下孝子都不愿意,你太不给大家面子了! 光宗皇帝也是有儿子的,所以直接‘激’起了儿子‘逼’宫的宫变。 光宗皇帝只能退位。 现在在位的官家是借着维护天下孝道的大义名份登基,代替不孝的父亲为太上皇持丧送葬,他当然就不会追究当初陈文昌他们叩阙的胆大妄为。 他登基后还特意下诏,把维护孝道的士子们大大夸赞了一番。 至于纪二,他们去年叩阙骂的是‘jianian’相韩宅胃,和官家的大义并没有关系。 所以正在被秋后算帐。 “那孙昭如今还在弹劾韩宅胃,说他剪除异已要独掌朝堂。” 楼云一边说着,勒马从内河码头缓蹄横穿而过。 虽然心急,但内河码头上人太多了。 “陈公子是他嫡传的弟子,他愿意到明州城来定居,只怕孙昭也要调到京城里来了。我以往可没有因为陈文昌和孙昭的关系而苛待他,现在叫他想起这些过往,我去提亲他是没办法反对的……” 说话间,楼云的眼睛看向了从钱塘江、浙西运河等水路坐船而来涌涌人群。 客船里面有不少明州府各县的书生, “省试在即,明州府城里的士子们越来越多。” 楼云叹了口气, “稍不小心。就要出事。” 临走时,他在鞍上弯腰,顺手在码头上的小摊上捞了一块石雕,差了个家将秦蟋儿密送王安抚使府上。 只因为那石头面上粗糙地刻了一句话。 “情深不寿” 王安抚使是两浙名儒,他和三元阁官伎薛涛的事情也太不避忌了。 流言传了好几年,早就引起了明州府各州县士子们的不满。 本来就嫉妒他的人,更是觉得他名不符实。斯文扫地。 再不收敛。说不定就有弹劾落到他头上来了。 愤青士子们连官家都敢骂,难道还不敢骂他王仲文? ——陈文昌打算留在明州城,总是有原因的。 “大人。这位陈公子不经商也不做官,但这做士林清流的志向‘挺’叫人头痛的……” 这些话是楼叶、楼‘春’嘴上在嘀咕,却也是劳四娘小心谨慎地禀告了季青辰。 她其实是不赞同季青辰出行,就为了来迎陈文昌的。 他正怀疑你和楼云呢。你岂不是应该多守些宋人世家的规矩,不要出‘门’。叫他好放心? “大娘子,陈公子在那边…” 台州港上不仅有谢氏货栈的大招牌,还有港前拥挤停泊二十几条巨帆海船。 除了马上就要远行的江浙船之外,还显眼地停着一条福建海船。 船上的陈家招旗白底黑字。陈文昌站在船头,正含笑向她招手。 唐坊的船离入港还有半里的海路,季青辰不需要劳四娘劝说。她从季园出来时就头戴着绿‘色’围纱帽,藏得密不透风。 唤人招来了乌氏。季青辰让人去谢家的货栈为乌氏安排回泉州的船,又让乌氏亲自去打听一下谢家现在留在台州城老宅里的族人是谁。。 安排完这些,她回了舱房,坐在几案边,等着陈文昌从他自己的船上过来,和她说话。 她瞥了忧心仲仲的劳四娘一眼,笑道: “你怕什么?在纪府叠‘春’居里,你劝我和楼大人相好的胆子去哪里了?” 她也猜测过,陈文昌如果真的疑心她和楼云有些什么,他也许不会喜欢她这样远来相迎。 在宅屋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才好。 所以她打扮得很小心。不会让外人看出她的身份。 但就算是成婚后,为了把三万坊民内迁,她将来要出行谈生意的事情也不会少。 与其现在不出‘门’地让他白高兴一场,还不如她该是如何就如何。 陈文昌的‘性’子,他如果看不过去,绝不会忍着不说的。 正好也叫她听听他是不是真有怀疑。 “大娘子,文昌公子到明州城来定居,依我看也不仅是为了离开泉州城?” 劳四娘苦笑着,犹豫着问道。 “当然不仅是为了这个。” 她慢条斯理地喝着茶,说的却是台州谢家的事情, “陈家的事并不着急。他就算马上要成亲,也还要和他叔叔商量的。我们也不需要自己就先‘乱’了。反倒是谢七小姐一直提起的那位可怜见的堂姐——” 她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