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84 宫中奏对 (第2/2页)
他前阵子有些焦虑的心情已经稳定下来。 他有足够的时间来吸引季青辰的注意力。 他才不要听楼‘春’他们的劝,偷偷‘摸’‘摸’,寻着机会去接近她。他更不需要顶着破坏人家订亲关系的名头去讨好季青辰。 他光明正大去求亲,而他只要足够好,他就不怕季青辰不喜欢他。 没错,他本来就比陈文昌强上一百倍! 没错,季青辰只要眼睛不瞎,就应该选他! 季青辰虽然听不到楼云傲气到天上去的呐喊心声,却感觉出楼云对佛器了解得如此之多,这绝不是他在扶桑时就学会的。 然而,此时她无暇去多想这些。 官家听说这是空明留给她的嫁妆后,笑着把这佛钗回赐给了她。 他还答应了,如果时机合适,允许她去山西金阁寺把空明的舍利安葬。 如此宽厚体恤,几乎叫她想不起。眼前这一位是五年前‘逼’退了亲生父母,登基为帝的人物。 光宗太上皇与皇太后,都已经在退位三年后病逝了。 她在这位官家面前,可不敢掉以轻心。 “你宋话的口音连朕也听不出来是哪一地的。朕每日在这殿中见两位要外任的外朝官,怎么耳朵今日居然不灵了——” 季青辰听得心中微凛,正要开口来解说自己的口音,然而这位官家却又不像是在怀疑。反倒岔开了话题。笑道: “楼卿,看来是朕有些倦了。” 说话间,他站了起来。 季青辰知道。北面垂拱殿里的中秋宴,是去准备的时候了。 官家不喜欢去见金国使团,但他再想留在后宫看美貌妃子们,今天也必须得去垂拱殿摆这一夜的中秋宴。 这位官家没有马上问她东海‘女’真的事情。倒让她觉得,他颇为沉得住气。 “季文郎也随朕来吧。” 因为这句话。她就只有跟着官家一行人,随着他绕过屏风,向前殿走去。 悉索的衣裳声中,她的眼角余光能看到伴驾的谢道清被‘女’官们簇拥着。退在了一边。 曾经提着‘鸡’蛋来她家的那名谢氏‘女’子,现在头戴着宫中妃嫔的高圆四角垂‘花’冠,穿着八裙的‘玉’‘色’绢裙。深红折枝‘花’绣的帛带上缀着珍珠‘花’粒。 冠上垂下来的六瓣串珠‘花’颤颤,在‘玉’板地砖上勾勒着谢夫人低垂的头。 楼云明显也低着头。紧随着官家。 她当然是落在后面的,所以能看到这延和殿的屏风上,果然如谢老大人说过的一样。 屏风上画着全宋地图,各地县、州、府的名称外,地图上还标了地方官的名字。 出了前殿,就是一片空敞的教场。 从孝宗皇帝起,官家平常听学士们讲学后累了,就是在此地打马球和‘射’箭。 这类活动的目的也很明确。 全是为了以后北伐时,皇帝至少能骑马和‘射’箭。 踏上了横穿宫城的锦胭廊,这长达几里的宫中格木廊道在起伏的丘陵中起伏不定。 偶尔高起时,她在爬山廊上可以看清凤凰山下的这座临安宫城。 因为是夜晚,与山势园林‘交’错而建的宫室里,最耀眼的还是北面垂拱殿上的月夜华灯。 “官家看着欢喜,是又得了好诗?” 楼云的声音传来,他笑语着,极恭敬中带着三分得宠清贵士人的随意, “臣进殿时,见得外面的凌宵‘花’开得极好了。” “朕一时没还有得,倒是谢夫人得了两首,所以把你叫了进来。” 因为中间的路途不算太短,官家和谢夫人都各自坐了小辇。 楼云伴着官家,谢夫人的小辇在后。 季青辰当然不会在这个时候去和谢夫人说话。 她等于被晾在了一边,在‘女’官们中间听着官家在前面兴致大发,和楼云闲聊谈笑。 官家说着他刚才与谢夫人游园,站在殿外的爬山廊上看到的凌宵‘花’。 接着,谢夫人谢道清也笑语着,命随身‘女’官追上去,送上了写好的两首诗,递给了楼云。 她本来还诧异楼云居然也是个诗人,连官家得了诗都要拉他进宫里来讨论? 仔细听了一会儿后,她终于发现,其实是官家自己不擅长写诗,然后发现自己的翰林学士里居然也有人不擅长写诗。 官家总算觉得心理平衡了,又觉得楼云是军职出身,不擅长诗词是瑕不掩‘玉’。 所以,官家经常在楼云轮值的时候把他唤进宫里来,谈论诗文。 她虽然诧异楼云现在还没有去福州,还抢到了今晚轮值的任务,但他必定有他的办法。 今晚,他看来是要伴驾去垂拱殿的。 她一直没有抬头,只能仔细听着谢道清说话的声音。 史内‘侍’也在内‘侍’群中,但这位谢氏进宫后,季青辰是第一次有机会直接了解她的情况。Q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