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92 不可强求 (第1/2页)
仍是由小史内‘侍’引路,她缓步走出了宫城南‘门’。 宫城中的风,吹寒了她背心的一片冷汗。 “官家研学过。” 追来同行的楼云手里也提着一盏红灯笼,走在她的身边,笑着说起这次的侥幸, “但他必定记不清这娑罗龙‘女’的典故。如果他一听就知道你用娑罗龙‘女’暗指谢夫人,他反倒更要疑心咱们串通了一气来陷害贾夫人了。” “我本来是实话实说。” 季青辰并不怕官家质疑。 她谓叹一声,转头看向了高耸的宫城‘门’外。 她敢去翠寒宫,自然是她的急智。 但宫中的贾夫人不可能没得到消息,这位宫妃就算是匆忙反应也不可小看。 所以,光凭着她和小史内‘侍’,能够一路平安到了翠寒堂中间没有任何阻拦,这当然是有人相助。 所以,官家也才能按原计划到了堂前,看到了阁子上的几点灯光。 这都是因为谢夫人的手腕高明。 “……我还没有多谢坊主这一次的相助。” 到了和宁‘门’前不远处,楼云不由得停了步。 向前出了皇城‘门’,就要各自坐船回家了。 “因为贾夫人怀有龙胎,对调淮东节度使回京城的事,官家本来开始犹豫了。” 这也是他提心吊胆,陪着季青辰一起唱了这一回戏的原因。 贾氏怀胎这件事,来得太不是时候了。 “我不过是劝官家,不要因为翠寒堂的小事怪罪贾夫人罢了。” 季青辰抿‘唇’一笑,歉然说着, “只是这样让楼大人得罪了小韩大人,我原本知道楼大人是不愿意现在就和小韩大人 翻脸的。” 楼云一直留在宫中没走当然是为了接应她,而他这几日滞留京城的原因,她猜到几分。 只能为了江北边军。 所以她才在官家面前提起了“菩萨的心障”。 官家是不是能从“菩萨有心障不能成佛”这样的喻意里联想起别的,比如“不要 因宠妃怀胎的心障而忘记了整顿江北边军的计划”。 这样的结果还是要看官家自己的。 她的目的,是要强调天‘女’胆敢戏‘弄’菩萨,就如贾氏设计了翠寒堂之事,连官家都谋算 了进去。 那绝对是不正确,不能证道的。 她是没资格做皇后的。 “还请大人转告谢夫人,贾夫人虽然不好应付,但她选盟友的眼力却太差了些。她既然与小韩大人联手,迟早也是被拖累的结果。” 季青辰瞥见了不远处的城‘门’宫干,知道半夜能守‘门’的校尉都是皇城司里官家的心腹。 她上前一步,悄声道: “今晚妾身没有和大人商量,便冒然行事,只怕坏了大人本来的整军计划,还请大人恕罪。” 她低头施了一礼。 她已经听说楼云在和小韩大人暗中联系,听说只要他不阻挠淮东节渡使换人。 楼云就会支持大韩的北伐。 “坊主在说什么?” 楼云确实不想在贾父除去兵权前和小韩大人扯破脸,但他哪里会怪她,更何况,她今晚实在是很险, “季坊主,韩家现在在京城权势滔天,连官家都要暂避锋芒。今晚你要是被‘诱’去了翠寒堂——” 官家如果看上她那还是极侥幸的了。 她一个刚刚归宋的夷‘女’,又和东海‘女’真有生意往来,她不经宣召突然到了官家面前。 这不是明摆着让人构陷她心怀不轨? 官家只要有疑心,把她送到外朝去问罪,小韩大人一定会替她把凶器、同谋、背后指使全都准备好。 然后,连她带上唐坊坊民全都论成死罪。 “季坊主,楚州河道上的十二处码头……” 他实在是想劝她,小韩要码头上的分利,你就暂时让给他吧。 尽管他知道,因为有了这十二座码头,季辰虎在楚州和齐家老三商量开船栈,组船帮的事进行得很顺利。 他已经有意回迁南坊坊民了。 “当初张书吏一直劝我不要‘插’手楚扬河道。” 季青辰笑了起来, “大人的庇护之意,我并不是不明白。” 她就算是有了捐建之功,出力修河的人又是王世强,他们甚至能拉上黄氏货栈和谢府、齐府的子弟一起抢码头赚钱。 但她现在仍然是对付不了小韩大人。 刚才她在垂拱殿可是亲眼看到了,大韩虽然是外臣,却是直接从吴太后这姨妈的宫中过来赴宴。 她甚至还听说,大韩在宫中有一处上朝时居停歇息的斋院。 那本来是孝宗皇帝用过的书斋。 官家赵扩的日子过得并不舒服,正所谓外有完颜叔叔,内有韩相权臣。 否则,谢府不至于非要选了一个美貌不及贾夫人的族‘女’进宫。 而赵扩也并非不满意谢道清。 “大人还请放心。小韩大人如果问起今晚的事,大人尽管推到我身上,就说我为了结好谢夫人,才一意孤行。” 她是觉得反正已经得罪,索‘性’得罪到底。 楼云听了这话,半晌无语。 “坊主不信我——?” 他凝视着她。 四目相对间,她没有出声,只是笑道: “大人当然是以大局为重。” 自她回大宋,楼云就和她作对。 她现在好不容易拿到了十二座码头,固然是楼云高抬贵手,但这也是她游说了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