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21 太仓相会 (第1/2页)
劳四娘送了于‘乳’娘离开后,站在季青辰面前也不知如何劝解才好。.。 “太仓船厂里有几条海船了?” 季青辰问着。 她可不会因为在府里留了纳妾的院子,就真想给楼云纳妾。 “新建了十二条了,卖了五条给李全,自家名下还有七条。” 劳四娘毕竟‘精’明,连忙又道, “陈家在明州的船厂有五条存货,王家船厂也有应该有这个数。还有陈家在泉州 也有船厂——” 季青辰盘算着,除非‘蒙’古人打到眼前来了,她实在没有理由转身就逃。 现在前线是节节胜利,围困了西京城。 朝堂上确实有了缓一步把两路大军都招回来,还是进一步攻打金国中都的争议。 政事堂里的老臣觉得要缓一缓,免得又‘弄’出个张邦昌或是吴曦。 士林清流却是一片欢腾,写诗作赋,祭祖哭灵,‘激’动地等着收复汴梁旧京城。然后一直打到金人的老家去。 赵端宁胆子是不大,但也不算是胆小如鼷。 她坐了车去了赵德媛府上,想问一问官家赵端宁平常比较尊重哪一府的宗亲,能不能让他们出面劝说。 没料到在路上,她就接了宫里传来的消息。 陈文昌今日进宫讲学时,劝官家御驾亲征了。 她在意外大喜中,也顾不上什么忌讳了,一面在马车上写了信把这件事告诉了楼云,让人加急送去济州。 她一面又直接催促道: “去陈府。” 说到底,肖抚宁出府另嫁给甘娘子腾位置,这就和她在楼府里备着妾室的院子一样。 这是为了不叫官家疑忌。 否则。难不成叫楼云在江北大败而回? 到那时,当然就没谁愿意送妾来了。 这日子也不用过了。 “陈山长去了学士府?” 季青辰在陈府里听了这消息,和陈老夫人相顾无言后,她辞了出来。 陈文昌离了宫就叫人给家里递了消息,说他去学士府里拜访楼相公的大舅子季辰虎。 他当然是去找她。 偏偏两人各自错过了。 “夫人,回府去?” “不用了。去前面码头换船去太仓。” 她压根都不用多想,直接坐了船去了太仓学院。 陈文昌和她就是前后脚。 他显然也明白到太仓更方便说话诛天图。 …… 太仓学院就在船厂的附近。季青辰没忍住。先在船厂前的港口下了船。 她行走在深深的船坞边,抬头看着浮在了半空里巨大海船龙骨。 本来就是午后歇息的时分,她打发了船匠们回家去。独自在这巨大的龙骨边行走着。 她还记得,多年前她为了在唐坊建海船,曾经去过泉州的船厂。 在陈文昌远去唐坊求亲前,她去过泉州城。 “小心些。” 不知何时。陈文昌的叹息声从身后传来,“船坞边常容易溺水的。” 她的脚步一滞。转过头来看他。 陈文昌显然和她一样,在离家后就没有回府,微微疲倦的脸,‘唇’角带着一丝笑。 他仍是一身进宫里穿得规矩的深蓝‘色’儒士大袍。头上束着幞帽,帽上嵌着一块蓝‘玉’,腰间的绦带上除了宫牌还悬着一枚刀形的古侗‘玉’。 “这船厂都是你自己的。还在这里看什么?小心些吧。” 陈文昌劝说着。 她便也知道。他记得多年前的事。 除了在陈府的大街上偶然相遇,他们最初相见的地方其实是陈家的船厂。 那时。她只不过是个送饭的船匠‘女’儿。 而他也只是东主家的公子。 因为书院里无事,所以来了自家的船厂。 她顺着那时的回忆,踩着踏板,登上了船坞里还没有建好的海船,极目远眺着太仓港外的湛蓝海面。 “这船厂也不是全是唐坊的。不是陈家也有份?” 她笑语着。 陈文昌只是笑了笑,没有出声。 季青辰不自禁地扭头看他。 打从他早初和肖抚宁退了亲,她就曾经意识到过,陈文昌对她其实是百般容忍的。 后来闹出了林宏志的事,她也就不太记得这些了。 只是这阵子陈老夫人在京城里养病,她又禁不住想起了这些事。 “山长他,以前想和季娘子商量把老夫人接过来的事情,却一直没敢提。” 肖抚宁第三次出嫁前,曾经这样笑着和她说过。 她那时还觉得肖抚宁的眼神莫名的古怪。 她和赵德媛暗地里曾经议论过,陈老夫人这个旧疾根本不需要到京城里来治,在泉州城养着就行。 陈老夫人是过来给儿媳‘妇’一个下马威,免得小儿子被欺负。 陈文昌把老娘接过来,纯粹就是为了让老娘高兴,就顾不得给肖抚宁找了麻烦事。 “山长他,觉得季娘子必定要和他争吵,所以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