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3章 向青兰山出发 (第2/2页)
落后,顾不上早饭,就兴冲冲的奔向桃林,当然是爬上爬下的摘桃子,偷吃那绝对不敢!真要被逮个现行,一炖竹片炒rou丝避不了。 最重要的是作为家长要扣工分的,再有丢人,在村里被指指点点可就抬不起头来了。 当然幸运的话,有的桃子熟透后,掉在地上,卖相不好,就成了小孩子嘴里的美味。 这时候生产队长和大人们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再说了,桃子易饱,小孩子就是吃,能吃下多少。 何况,孩子们懂事,对于集体的东西可是维护的紧。 而留守在家里的农妇也在蝉声中升起了炊烟……蝉声是乡村清晨的一个音符,奏响了美好生活的新一天。 这时节是水蜜桃最好吃的时侯,水蜜桃是易烂品,不易保存。一般保鲜期在常温下为3-5天,超过5天,即使不烂,口感也会打折扣。 以现有的运输条件。估计运不到稍远一点儿的地方,所以县上的食品二厂每到蜜桃成熟时,就派人来催了。 食品二厂制作水蜜桃罐头,不但本省驰名。还远销到周边的省份,所以食品二厂也是县上的纳税大户了。 这时候可是罐头天下,吃上一瓶水果罐头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件奢侈的事情,这时的水果罐头是人们眼中的高档礼品,逢年过节走亲访友时,都会带上一瓶跟心意一样沉甸甸的糖水罐头,那是非常有面子的事!走路都带着风的。 每年这个时候,去县里的路上马车、骡车、甚至赶不及了家家户户的独轮车都得上,都是运水蜜桃的。 可以说是全村齐上阵! 所以这家里就剩下这一老一小了。 “咿咿呀呀……”妮儿指着身后的青兰山,村里转遍了。就差它了。 “小机灵鬼,你不怕啊!听说这山里有狼,还有熊瞎子……”刘姥爷轻点她娇俏地鼻头道。“我可不敢带你去。” 妮儿不依哇哇大哭,“好了,好了。去,去还不行啊!别哭了。”刘姥爷头疼地说道。 这小家伙平时非常的乖,但是有时候固执的让他头疼,好在这种机会少的很。 刘姥爷把妮儿放到炕上,“让我准备一下,山上蛇虫鼠蚁多,别叮花了我们妮儿的小脸蛋儿。” 刘姥爷准备一下。带了一些驱除蛇虫鼠蚁的药粉、匕首,火柴、绳索、两个竹筒装满凉白开,挂在身上,绝对的绿色环保,且水散发着竹子的清香,味道清新。诱人。 当然刘姥爷不忘从菜园子里摘了点儿一人份的豆角,青菜,放在竹篮子里。 更少不了让妮儿收一个空的竹篓,竹篮子等等盛东西的家伙什。哼哼……这叫物尽其用,她满脸黑线地把空竹篓等东西收进了空间内。 给妮儿带上小草帽。自己也带上大草帽,老爷子想了想,收拾整齐后,他就背上竹篓,竹篓里放着妮儿。 竹篓里面包着一层厚厚的粗布,就怕竹刺扎妮儿了,其实竹篓早就被姚长海打磨的光滑发亮。 这背孩子的竹篓,姚长海早在妮儿他们搬来之前,就趁着月色费了些时日编好了。 竹篓本身就有个座。大人轻松,小孩也舒服,特别是天热的时候,大人小孩都便利。 刘姥爷背着妮儿刚要带上房门,门槛后,“汪……汪……”大黄摇着尾巴湿漉漉的眼睛祈盼的望着刘姥爷。 “不行,你还太小了,山里的猛兽会把你吃了。”刘姥爷坚决地摇头说道。 在村子里闲逛,带着大黄还行,这次进山,绝对不行。 “汪汪……俺不怕。打定主意,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一定要去。”大黄前抓子使劲儿的扒拉着门槛。 刘姥爷无奈地摇头道,“真是……先说好,你自己走,别想我抱你。” 大黄高兴地转着圆圈,刘姥爷扭着它的脖子,出了门槛,高兴的它围着老爷子的双腿转。 好了又多了个跟屁虫,刘姥爷锁了院门,一路朝青兰山走去。 看着兴冲冲朝前跑的大黄,近一个月来,真是跟吹气球似的胖了起来,三个月大的土狗,有三十斤了。 真是旺盛的生命力! 由于姚湾村依山而建,所以围绕着村子是层层的梯田,一寸土地也不浪费。 开垦的梯田随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甚至沟边坎下石隙也开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数亩、小者仅有簸箕大。所有的梯田都修筑在山坡上。 站在姚湾村的最高处,刘姥爷回头一望感慨道,“妮儿,这里山明水秀,层层梯田更是春如层层银带,夏滚道道绿波,秋叠座座金塔,冬似群龙戏水,四季各有神韵。壮观吧!乡民们世世代代居住在石屋之中,男耕女织,淳朴善良。好地方呀!” ps: 感谢琪燃mm、锶雯爱看小说、茶茶阳光、猫玖儿、小可可11、偶要淡定、忧小雅投出的粉红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