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25章 提干 (第2/2页)
田壮壮睁着忽灵灵的大眼睛,看着眼前的人咧嘴一笑叫道。 一岁半的孩子口齿还不太清楚,但还是能听出是在叫舅舅。 “他三叔,这是你俩侄孙子。”大娘笑道。 “来叫叔爷爷。”大娘道。 春生和福生要大壮壮一些,过了年就两岁了。叔爷爷,叫的特清晰,壮壮也跟着叫爷爷。 三个孩子一起长大,所以壮壮跟着他们学,这语言表达能力要比同龄孩子好。 “好好,都长得胖嘟嘟的,真好。”姚长河拍拍手,挨个摸过去,“嘿……这三小子都不哭,不愧是咱家的人。” 要知道姚长河这张脸,尽管笑着也是很吓人的,可是能止小儿夜啼的人物。 喜的姚长河兴奋地抱抱他们,孩子还咯咯直笑。 “老三回来了。”姚爷爷疾步走了进来。 “爹,我回来了。”姚长河从炕上下来道。 “爹!” “爷爷!”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姚爷爷坐到了炕上道,“都坐吧!都坐吧!” “你咋又是不吭不响的回来了,这次打算歇多久。”姚爷爷问道。 “这此我休探亲假,一个半月。”姚长河说道。 “呀!屈指算来,正好过了年再走。”姚奶奶高兴道,“太好了。” “面下好了,致远爹快吃吧!”三大娘端着一大海碗鸡汤面走了进来放在炕桌上。 刘淑英抱着妮儿和连幼梅趁机离开,大娘也抱着孙子和殷秀芹去了自己的西厢房,姚长青抱着孩子也进了大娘的西厢房,让孩子们一起耍。 西里呼噜……姚长河抄起筷子,不一会儿一大碗汤面就下了肚。和老父母,媳妇儿叙叙离别之后的事情。 傍晚十分,姚家人陆陆续续的回来,又是一番相聚重逢,充满了欢声笑语。 吃完晚饭,姚家人又齐聚在了姚爷爷的东里间。 这家里人都见了,独独不见姚长海,于是姚长河问道,“怎么不见长海。” “他呀!忙着呢!连饭都顾不上吃,有时候还得给他送饭的。”姚奶奶是即无奈又心疼道。 “冬闲时间他忙什么,一路走来,我也没见这田间地头儿有人啊!”姚长河不解地问道。 “我小叔回来了……”姚夏穗在中堂喊道。 “呶!你自己问他吧!天天忙的脚不沾地。”姚爷爷笑道。 兄弟俩见面又是一番寒暄问候。 “吃了吗?”姚奶奶看向姚长海问道。 “吃了,在家吃了饭才过来的。”姚长海说道,一欠身做到了炕沿上,“三哥这次打算停留多久。” “一个半月。”姚奶奶高兴地说道。 “可惜见不到致远。”姚长海颇为遗憾道。 “对了说起致远,咱家致远成连长了。”三大娘高兴地宣布道。 “这小子行啊!才一年的时间,就翻着跟斗向上蹦。”姚长山笑道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 “哎!三哥说真的,这事你有没有?”姚长青朝姚长河挤眉弄眼道。 “姐,你瞎说什么?”姚长海首先不依道,“他们父子二人都不隶属一个军区,一个在西北戈壁,一个在中部。哪儿说的上话,咱致远要文化有文化,这身体素质可是这个。”他竖起了大拇指道,“凭的是真本事,靠的是实力对吧!三哥。” “呵呵……没有,致远之所以蹿升这么快,除了他自身的原因文化素质高,在普遍都是文盲或者是半文盲的兵源中,他可是鹤立鸡群。最主要的还是现在闹运动,部队军管地方后,要参与地方事务,所以军队缺编减员较大,于是就突击提干,缺额的干部只能从下面向上提基本全部补齐。所以去年和前年当兵的提干的就多,速度也快。” “如此密集的突击提干,而且只当了两年兵,这政治思想过得去,这军事素质能高喽!”姚长海迟疑地说道。 “对了,对了,大前年没有征兵,去年和前年所征的兵源中可有大量参加红卫兵或者造反的。”姚长青担心道。 “呀!那咱家致远可是参加过大串联的。”三大娘一下子就着了毛了。 “没事吧!要是参加大串联的都有事,咱家致远第一关就给刷下来了。”姚长青笑道。 “也对!”三大娘点点头道。 “长河,那地方稳定后,那军管干部回部队后,可咋办?致远是不是还得下去啊!”姚长山担心道。 “你们真是吃饱了撑的的,没事干了,你们能想到的,人家领导想不到啊!”姚爷爷笑道。 “咱家致远都升了,三哥你呢!”姚长青上下打量着他道,“现在取消军衔,我也看不出来了。”R115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