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三节可能真相 (第2/3页)
顶,那么才华横溢,国家派那么多人找寻他,说明彭加木真的很重要,说不定外星人真看重了他的才华,把他带到外太空了,对了,还有什么传言呀,快来说说。” 小飞不急不慢的说:“这个留到待会儿再说吧,我这个故事都还没有讲完呢,不讲完太不舒服了,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呀。他说直到他见到了那具干尸,采集了样本,深埋的答案才渐渐被我挖出来。首先,要确认身份之谜,也就是那具干尸是不是彭加木本人,若是在以前,我恐怕无法完成任务,可随着DAN鉴定技术的发展,法医已经能够通过DNA比对,得出死者是谁的答案了。“ 胡娇娇也在旁边,听了一两句,她听得一头雾水,疑惑不解的说:“对了,你们在说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呀,我真是完全听不懂呢,请问下小飞哥,你们刚刚说得津津有味的东西,那就是什么是DNA呢?“ 小飞不好意思拒绝美女的要求,不厌其烦的说道:“DNA即脱氧核糖核酸,它主宰了人的一切特征,人所有的遗传信息都储存在存在于人体各部分的细胞里。亲属之间会有相似性,就是取决于与指纹一样,尽管亲属之间的DNA相似,但都有独特性,世界上几乎没有两个人拥有一样的DNA。即使人与人之间的99.9%的DNA都相同,但剩下的0.1%差异可能不同,组成DNA的物质是碱基,0.1%的差异意味着有300万个碱基是独特的,在微观世界里,如此数量的碱基足够区别身份了。“在现代社会,大家对DNA技术已经有所耳闻,感觉司空见惯,胡娇娇这个千年前的古人完全是对牛弹琴,她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说你们说得东西太深刻了,我完全是不明白哈,你们还是你们两个自己慢慢说,下次把你们看的那些古书全部借给我,这书读少了就是恼火,什么都不懂,书到用时方恨少呀。” 我急不可耐的说:“那那位老医生是如何鉴定的呢?” 小飞不急不慢的说:“他既要取下干尸的头发,又去采集干尸的骨骼与皮肤,难道只要一样不行吗?答案是当然不行。如果那具干尸真是彭加木,那么干尸在沙漠环境中就待了26年。尸体那样地常年暴露,细胞核中DNA有可能已经受到损伤,而毛发中可以提取线粒体,线粒体也含有少量的DNA,由于线粒体DNA是环状的,与线状的核DNA相比,它更加不容易破坏。说了头发和皮肤,那么骨骼呢?法医在处理死亡时间较长的尸体时,通常都会采取骨骼来进行DNA鉴定,不过死亡时间过长的话,骨骼中的DNA会降解,细菌也会破坏它,那么DNA的提取就会很困难了,这跟影视剧的里的法医不一样,不是尸体上的什么东西都能做DNA鉴定的。有时骨骼鉴定还会失败,无法得出结果,而且结果不是几分钟就能出来的。在他拿到干尸的样本后,所有的实验室数据不到一个月就完成了,接下来就等彭加木的亲属配合,只要他们提供样本,结果很快就能得出了。不过,彭加木的儿女起初并不配合,他们认定干尸不是父亲,在一些人的劝导下,彭加木的儿女才愿意提供DNA样本,供法医做比对。在做DNA比对时,他和别的法医也很紧张,很多领导都打电话来询问结果,有的还亲自到场监督鉴定工作。那一刻,他有种莫名的预感,迷雾并没有完全揭开,在干尸的背后,还涉及更大的谜团。经过仔细鉴定他们最后得出结论,干尸的确是彭加木。这个结果出来后,没有一个人松了一口气,大家反而更好奇和紧张了,,谁都想知道彭加木为什么会失踪,他的死因又是什么呢? 说实话,在鉴定身份的过程中,他研究了彭加木的失踪案,排除掉超现实的猜想,只从法医学的角度来思考,此案就有诸多不合逻辑的疑点,彭加木在罗布泊失踪,事隔25年,尸体才被人发现。既然尸体已经确定身份了,那么死因就成为了大家最关心的事了但要找到答案,听到尸体26年后留下的遗言,他们还得了解彭加木失踪当天的具体情况。其实外界的观点早已两极化,一种是彭加木的死因涉及超自然现象,比如能自行复制的玉佩,或者遇到了外星人之类的事,另一种就是彭加木单独外出寻水,迷路后渴死。不过早在鉴定干尸身份的时候,他就已经有眉目,彭加木不可能是缺水而死,或者饿死的。彭加木的死因没有那么简单,案子比他们想像得要复杂得多。他判定彭加木不是自然死亡,是因为干尸身上有尸蜡,而干尸有尸蜡则非常罕见,这一点最为蹊跷。在法医学上,除了氧气以外的营养物质全部得不到补给,这称之为完全饥饿,因此导致的死亡叫饥饿死。在饥饿死的案件中,最典型的特征就是皮肤干燥,血液减少,内脏体积减少,脂肪消失。要是有人声称,一个老人是被饿死的,可是脂肪却很多,那就值得怀疑了。而且彭加木如果真是外出寻水,迷路后没有了水和食物的补给,最后就会发生完全饥饿,而在罗布泊那种极度干燥的地域,他的脂肪一定会完全消失,尤其是干尸在沙漠中待了25年的情况下。而尸蜡多见于浸在水中的尸体,或者埋在潮湿多钙和镁的泥土里的尸体。在那样的环境下,尸体皮下脂肪会分解出脂肪酸和甘油,脂肪酸和蛋白质分解产物中的氨结合后会形成脂肪酸铵,脂肪酸铵再和水中的钙、镁结合形成灰白色蜡状物质,那就是尸蜡了。这就是说,尸体没有脂肪,那就没有尸蜡。彭加木的死因若是饥饿死,那他的脂肪就已经完全消失了,就算还有一些脂肪,也不可能在罗布泊的极度干燥环境内形成尸蜡。基于尸蜡的发现,我就怀疑彭加木不是自然死亡,他在罗布泊的遭遇仍是一个谜,根本不像外界猜测的那样。“ 我想了想若有所思的说:“但是你说得也不是太合理哈,据我研究,也可能是被流沙掩埋,提前结束了生命,这样一来,尸体就会有脂肪,尸蜡也能形成了。在烈风、强光、高温的条件下,尸体会迅速脱水,变成干尸。罗布泊、敦煌沙漠等地区的干尸不只一具,古今都有,干尸会存在是气候异常干燥的结果。干尸皆呈干瘪状,体瘦如柴,皮层收缩,紧贴骨架,这是由尸体脱水所致。一般来说,在细菌微生物还没有产生以前,尸体即已完全脱水,细菌微生物就失去了生存的条件,干尸就很可能形成。“ 小飞不急不慢的说:“真是着急呢,我马上就要说了,虽然尸蜡较干尸少见,但也会形成尸蜡,其蜡化的变化一般仅见于皮肤及皮下脂肪,因为尸体在蜡化过程中,腐败大都仍在进行,局部形成尸蜡后,尸体其他组织,尤其是内脏,则大多已毁坏。专家认为,这是因为环境虽然干燥,但由于尸体一部分已干化,其水分就足以供尸体的另一部分形成尸蜡,关于干尸尸蜡的事,国外还曾报道过几起。干尸的形成过程能够有效地保留某些个人特征和暴力作用的痕迹,因此具有一定的法医学意义。我检查过干尸,它身上有很明显的暴力作用痕迹,这就是为什么我判定彭加木是非正常死亡,而不是饥饿死,或者意外死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