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零三节可能真相 (第3/3页)
的原因了。让我震惊的是,那些暴力作用痕迹太触目惊心了,是我那么多年法医生涯中罕见的。所以究竟彭加木在罗布泊遇到了什么事,干尸身上有着怎样惊人的暴力作用痕迹呢?是谁犯下的罪恶?最重要的是,杀人的动机是什么?“ 我赞不绝口的说:“确实这篇文章写得太好了,完全让人感觉大开眼界,匪夷所思呀。而且这位笔者真是天马行空,想象力无比丰富呀,推理也算完整,真是一篇天衣无缝的侦探,不过多半是假的。“ 小飞不以为然的说:“谁知道是真是假呢,真实永远比还要精彩,还要让人匪夷所思,不可思议,想象不出。“ 我不由自主的说:“那他们为什么要杀人呀,感觉没有道理呀,不是胡编乱造吗?“ 小飞说:“我还是先简述案情,从因讲到果,这样大家才会理解凶手的杀人动机。彭加木当年在罗布泊失踪的具体情况:1980年5月8日,彭加木带领一支综合科考队进入新疆罗布泊考察,科考队自北而南,比原计划提前20天成功地纵贯罗布泊湖底。原定任务完成后,彭加木建议充分利用原计划的科考时间,继续东进科考,可是科考后期,科考队剩下的汽油和水都只能维持2天了,他们在库木库都克附近扎营后,一面通过电台向当地驻军求援,一面依靠自己力量找水。6月17日上午,彭加木留下我向东去找水,彭的纸条后,独自一人走向沙漠深处,自此再未回到营地。彭加木失踪不久,科考队员曾开着越野车往东找人,开出一公里多,他们就发现了一行脚印,并认定那是彭加木的脚印。于是,科考队员沿着脚印继续寻找,在六公里左右外的沙包上,依然清楚地看见彭加木的脚印,可却一直找不到人。到了深夜2点,科考队员仍没找到彭加木,于是不得不把他失踪的消息用电报报告驻军,并请驻军立即转告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第二天,9点56分,〝4641〞号直-5型直升机从720基地起飞,直升机上装载了250公斤的水,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找人,另一方面是为科考队运送补给。当日12时05分,直升机在罗布泊以东发现了科考队的宿营地,后来直升机搜索了40分钟左右,无所发现又返回了科考队宿营地。第三次,科考队驱车外出找人,在疏勒河故道中发现一行向东的脚印。经过鉴定,脚印是皮鞋鞋印,大小正好与彭加木的一样,彭加木出走时,正是穿着一双翻毛皮鞋。科考队沿着脚印追踪到一个一米多高的土丘,并找到被撕成两半的糖纸。糖纸是米黄色,印着椰子奶糖青岛食品厂字样,而彭加木曾买过那样的糖。接着,科考队在土丘上找到一个明显的人坐过的痕迹,可人还是没见着。脚印、糖果纸、坐印是寻找彭加木时发现的关键线索,可此后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搜索,再也没有找到任何线索。如今,除了彭加木,科考队的9名队员仍在人世,如果算上背着发报设备的战士马大山,那就是10个人还活着。罗布泊就像是侦探中出现的孤岛环境,若有人杀害了彭加木,那凶手肯定就是10个人中的某个人。要知道,当年要进入罗布泊,你没有军方的特殊通行证的话,根本不可能走进去。过去的科考队员都很伟大,工作环境也很艰苦,我不想瞎猜疑,可纵观案情,有一个疑点最为明显,那就是脚印、坐印。彭加木失踪时,军方曾4次大面积、大规模地在天空与地面进行搜索,但尸体仍无踪影,这说明尸体极可能被风沙掩盖了。在罗布泊,风沙大是很常见的事,有时候帐篷都会被掀起来。尸体若被风沙掩盖了,彭加木的脚印应该完全消失才对,甚至糖纸也会被吹飞,毕竟要盖住一个人,周围的风沙就应该很大,那要盖住脚印就更容易了。彭加木失踪后的第二天、第三天,科考队还能找到脚印,这在常起风沙的罗布泊来说,不太可能。更可疑的是,在找人的过程中,只有科考队的人见过脚印。 那么,科考队为什么要撒谎?凶手真的在他们之间吗?真相在这里,我就要说明干尸身上的暴力作用痕迹是怎样的了——干尸头部有3处钝器伤、四肢11处锐器伤、胸、腹、背部有27处锐器伤。若非人已经死了,尸体成了干尸,那么凶案现场一定极其血腥恐怖。彭加木的伤口不是动物撕咬造成的,而罗布泊环境特殊,唯一有机会犯案的人就是科考队中的某个人了。不过到底是谁呢?科考队又为何一起撒谎找到了脚印、坐印、糖纸?他与10个人见面,听取案情陈述。一开始,我便跟他们简述了干尸的尸检结果,以及对案情的分析,他们一听就慌张了。这个过程是完全保密的,气氛非常严肃,科考队的队员心理压力大,经过长时间的辩解后,他们知道瞒不住了,这才讲出了惊天真相。根据那10个人的陈述,他得知科考队的补给已经不够了,彭加木同志好像要执意继续深入罗布泊,要把大家带入死亡的境地。 科考队想向军方求援,可彭加木却说,用直升机运水,太贵了。直升机飞行一小时,就要花两千多元,这是当时的价格,从附近驻军基地飞到这里,来回要好几个小时,运一趟水得花费国家上万元资金,他们能不能自力更生,就近找水呢?可是,罗布泊的水比鬼还飘忽不定,今天这个水井有水,明天可能就干掉了。自然而然,他们按图索骥,没有找到水井,其中一个搞水文地质的队员分析,那一片地方不可能有水,科考队自此陷入了绝境。在那样的环境中,人性往往会受到考验,人与人的关系也会变得很微妙。只要理性看待此案,便会发现以下的疑点。首先罗布泊风沙那么大,尸体都不见了,脚印在彭加木失踪第二天、第三天还能看见?其次科考队携带了枪支,彭加木失踪后,有关部门检查过枪弹,子弹少了,后来的解释是科考队猎杀了野骆驼。为了制作野骆驼的标本,当时他们对野骆驼剥皮取rou,只留下了骨头。这样一来,大家的衣服都有血,子弹的用途也被合理解释了,可野骆驼的骨头标本没有火器伤,可以说是完好无损。也许子弹没有打伤骨头,但真要打死野骆驼,子弹进入野骆驼体内后形成的破坏力,很难不伤及骨头,所以最后笔者也没有说凶手到底是谁,因为他们都是共犯,说实话,这件干尸案很像英国侦探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写过的脍炙人口的《东方快车谋杀案》,故事中一样是所有人一起犯案,最后虽然大侦探波洛知道了真相,但还是并放过了那12个人,选择了沉默。“ 我沉默不语的说:“真是让人脑洞大开的文章呀,真相究竟如何已经不再重要,因为人性真的经不起考验,特别是在极端条件下,在历史上,古今中外都发生过这样的例子,还有极端情况下,陷入绝境,为了生存下去,发生了人吃人的惨剧,人性有时候是无比邪恶的,所以,让人细思及恐,人心深似海,难以琢磨,有时候比天使还要善良,有时候比恶魔还要邪恶,就像李安写得少年派一样,希望这不是事实,是胡编乱造的,我实在无法接受这样的真相,我还是比较接受超自然力量的说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