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055 兰台诗会 (第2/2页)
想结果。 卫仲道是谁?是胖是瘦,是高是矮,听说文弱多病,蔡昭姬从未谋面。 诗会好不热闹,亭台水榭之处,人人结群饮乐,处处欢歌笑语。今年的兰台,比往年热闹,听说是因有人赞助之故。 树上高枝间或垂下红绸,“盛世浊公子中山刘诚预祝兰台诗会顺利召开!”“人多闲杂,上下楼梯请看好自己的家眷——同济轩友情提示”…… 蔡琰轻纱遮面,始终抱着焦尾,看、听、想,跟在钟繇等人后头不发一言。来赴诗会的女子不少,大胆的手拿绣球以真面目示人,谨慎者犹抱琵琶半遮面,蔡琰这等腼腆闺秀,很好辨认,个个捂成了黑寡妇…… 人流湍急,四处觥筹,不时有小厮婢女手捧酒水瓜果穿梭其间,免费的福利无限量供应,让人全无后顾之忧。 那是华歆、邴原和管宁! 此三人耽怀道德,服膺六艺,加之志同道合,时下被人合称“一龙”,华歆为龙头,邴原为龙腹,管宁为龙尾,皆有大才。 蔡琰看着孟德兄与三人交谈,想要上前却又不敢,女婢一样怯怯退后。 亭旁还有当世一干英豪高谈阔论,汝南袁本初、安定皇甫坚寿……识得的不识得的都有。 那边是书法大家邯郸淳、草体微瘦而笔迹精熟的卫觊…… 卫觊?兄长卫觊已到,不知卫仲道有没有来 …… 蓦然回首,怎会突然觉得越热闹,越孤单。 蔡琰一路走走停停,这才惊觉只是一人,早已和师兄等人失散,不知不觉,竟已走到柳林。 酉时刚过,冬日便已天黑。 此等垂柳,春未华秋不实,叶儿不落,常年郁郁葱葱,有人攀上长梯,挨个点亮灯盏,悬挂在柳树下,一时间,华灯初上…… 柳林稍显僻静,挂满风铃,晚风一吹,自顾自的摇摆,娑娑的吟唱着一曲童谣。 偶有人在树下言谈嬉笑,蔡琰抵近一看,不止铜铃,柳枝下还挂着片片长条红纸,有的上面题有诗句,有的写着新春愿语,有的尚且空白。 旁边便有笔墨,蔡琰来了兴致,刚提笔要写,自己琴棋书画,自信不落人后,最大的那株树下,却传来惊扰人的大笑声。 “何人如此孟浪,这也算是诗,岂不贻笑大方!”几个华服公子偕同女眷,笑得前俯后仰。 待人走远,蔡琰小步走近,取来那张比别的大上数倍不止的红纸一观,“咦”!上面写着一首全无工整的语句: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声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 这不是诗! 可蔡琰又觉得,它就是诗!甚至比任何诗句,都拨动人心弦。她就矗在柳树下,一袭轻纱薄雾,痴痴凝望着那上面的字迹发呆,宛如夜未央时,安放的一盏长灯。 如酣醉一场,久久方醒,蔡琰看着手中的笔,想写下什么又怅然若失,心中千言万语笔墨难书。 “刘德华?” 这诗无名,落款倒是写得很大,蔡琰想了又想,终在一旁写下一行秀丽颀长的小字: “江南于何处?过客乃谁人?怨怪时节错,误妾不识君!” 觉得不雅,又觉得唐突,想要修改,柳林后的小亭里却传来歌声,蔡琰拨开万条枝柳,那亭子很大,除了一人外,空空如也。 那人独坐亭中央,抱着一只葫芦状的木箱,试着拨弄了几下琴弦,开口伴着弦音清唱: “像我这样优秀的人,本该灿烂过一生……” 蔡琰捂着小嘴,听得如痴如醉,心中小鹿一通乱撞。 …… 一曲唱罢,刘诚放下吉他,还好手艺都在,就是这风箱一样的玩意儿没一根音准!可惜了,曲高和寡,知音难寻,原本熙来攘往的当道小亭,盏茶功夫不到,走得一干二净! 刘诚上前扶起那拾人残余的蹒跚老翁,“老丈过得可还好?” 那老翁苦笑望来,“年前黄贼才亡了妻儿,四处颠沛,那段日子啊,活得可说是猪狗不如!” 刘诚替他提着竹篓,“那如今呢?” 是不是瞎啊! 那老头古怪地看了刘诚一眼,说话中带着哭腔,“如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