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九章:西安海关 (第1/2页)
相比汉中,西安的历史,就更加浓厚了。 十三朝古都。 秦始皇陵就在这里。 两地相隔不过300公里,范阳和大军换着开车,半天的时间就到了。 一路无心停留,进城就拦个出租车,带路,直奔西安海关。 半个小时左右,就来到雁塔区。 进入大件路,一路上的拖挂车却不是很多。 只偶尔看到一两个集装箱。 转过一个街角,迎面而来的是一栋方方正正,高达10多层的品字型建筑。 厚重,沉稳,白色的外墙瓷砖,搭配着淡蓝色的四方形窗户,这是海关的标准配色,蓝天,大海,和白云,给人一种异常舒服的感觉。 当然,这是对范阳而言。 虽然是一座内陆海关,但范阳还是忍不住深吸口气。 浑浊的空气中,似乎闻到了海风,耳旁还有海鸥的叫声。 楼层的上方,几个雄浑铁字“西安海关”。 赵光明把手拢在额头上,看了一会儿说道:“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哪儿来的海关啊?海在哪里?咋名字叫海关啊?” 范阳没好气的看他一眼:“航空港。” 把车停在外面的马路边上,此时的西安海关冷清得很,内陆海关,主要是处理空运的报关事项。 但92年,内陆的空运业务,还处在起步阶段。 所以很冷清。 范阳到这里来,主要是查下关帨。 要涉及进出口贸易,这是个说来复杂,也不复杂的事,首先你要懂得规则。 第一,就是关帨。 而关帨是很好理解的事,就是国家收取的费用。 例如一瓶水果罐头,10块钱一瓶,出口到曰本。 价格就10块钱吗? 不是。 中国和曰本是最惠国待遇,水果制成品,这类商品的关税是30%。 10块钱的货物总价,中国的出口帨,收取百分之30,加3块钱,就变成了13块。 这是中国方面的完税价格。 13块,曰本再收取百分之30,就是3块9。 本价10块钱的商品,完帨之后,就变成了16.9元。 这就是广义上的进口帨,和出口帨。 分别由两国各自收取。 导致货物的成本,增加。 国家层面的贸易磋商,本意是资源互换,以高技术和低技术互换,资源和产品互换,这是取决于各自的需求,能源换食品,技术换劳动力之类,这是宏观的,不谈,因为这个非常复杂,普通人也插不上手。 单从一个商人的角度,来看进出口贸易,就简单得多了。 目的是什么?挣钱。 但货物的成本,明明增加了,又怎么挣钱呢? 首先,要考虑到两个国家的经济水平,货币汇率,产品需求,购买力等因素。 简单的说就是价格差异。 特别是90年代,世界两极的作用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经济实力极不对等。 物价也不对等。 先抛开汇率不谈,只用同一种货币来比较。 比如说中国的桃子,1块钱一斤。 那么曰本的桃子,就要卖到10块钱一斤。 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的土地多,收获得多,从业者多,劳动力廉价,价格就便宜。 曰本的为什么贵?因为它土地少,收获得少,从业者少,劳动力昂贵,价格就贵。 这是个很简单的命题。 地域的差异,生产的能力,导致价格不对等。 中国的土地面积,比曰本大25倍,人口,多10倍。 单从土地和劳动力上来说。 这个价格差异,就是可以成立的。 那么把中国的桃子,卖到曰本,就能挣钱。 哪怕我多出2块钱一斤的运费,再加6.9毛钱的关帨,我成本也不过3.69块钱一斤。 被生意人知道了,比如买方市场,曰本商人就会远涉重洋,跑到中国来买桃子,1块钱一斤,完税价格1.69块,再出2块钱运费,成本也不过3.69元。 拿回去卖8块。 就有充分的竞争力。 我还能挣个对半。 因为你曰本的水果,10块钱一斤,商人挣两块钱,就得卖到12块。 肯定干不过啊。 就会造成倾销。 这种差距,是巨大的。 所以说国际贸易,也是最挣钱的贸易。 特别是90年代。 因为10倍的价差,在基础的农产品这一方面,是真实的。 所以说,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一旦展开,就倾销了全世界。 然后,就要讲到一种术语,叫做贸易保护。 中国的桃子,倾销曰本,商人挣了钱,但会损害曰本果农的利益。 为什么? 干不过啊。 降价就挣不到钱。 不降价,就卖不出去。 就会导致曰本的果农滞销。 把果子全部倒进化粪池。 曰本政府,能容忍这种事发生么? 就要产生贸易保护。 我把你的关帨,提高好几倍,征到百分之百。 提高你的价格,让你不对本土行业造成冲击。 而国际上,进出口的关帨,也的确是百分之百。 只有最惠国,才能享受百分之30的待遇。 所以在封建制度的况下,两国之间,要产生贸易都会非常慎重。 古代的中国,1块钱一斤的桃子,曰本政府,会想方设法,加高帨率,有可能1块钱的桃子,收你5块钱的帨,让中国和曰本的桃子,到岸后,一样的价格。 国家层面,就把钱给挣了。 所以说封建社会,帝。。国。。主。。义。。,皇权阶层,会这么富裕呢。 那么有人就要问了。 为什么中国和曰本,会缔结最惠国条约,只收百分之30的进口帨呢? 因为这是相互的。 你出口农产品挣我的钱。 没关系。 我出口汽车,再把他挣回来。 一斤桃子,你挣我5块钱。 一辆车,我就要挣你5万。 这是互相层面上的。 经济和技术落后,必须要在这方面依赖它国。 照理说这都抵平了。 是有条约的。 大家就各自协调各国吃亏的部门吧。 该怎么补助你的果农,就怎么补助。 但是曰本,没有这样作。 占了便宜,还不肯吃亏。 因为签订了最惠国条约,出口税只能百分之30。 然后它就启动国际贸易仲裁,向中国的桃子,征收反倾销税。 可即便征收了反倾销帨,还是干不过中国的桃子。 他就说你桃子是坏的。 是告诉买桃子的曰本人,说中国桃子是坏的,吃了拉肚子。 这是一种诋毁。 很不幸。 目前,中国的水果罐头,就是处在这样的一种状况。 曰本和欧洲诸国,既对中国的水果罐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