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九章 春耕与防疫 (第2/2页)
中,小麦占据半壁江山,种植面积达到了一百二十万亩之巨;接下来是六十万亩土豆、十万亩大麦、十万亩燕麦。 一百万亩经济作物中,甜菜四十万亩、亚麻三十万亩、大豆二十七万亩、向日葵三万亩。 国营农场几乎放弃了蔬菜水果的生产,事实上除了隶属于农业部的温室农场公司外,其他的国营农场都放弃了蔬菜水果的生产。 第一个原因是,粮食安全问题,农业部没有太多的精力去种植蔬菜水果。 第二个原因是,不与民争利,帝国今年鼓励农民大量种植蔬菜水果和经济作物,来避开同国营农场的功能重叠。 毕竟粮食生产对于帝国而言太过于重要了,加上粮食产生的利润并不是太过于高,一旦民营农场和国营农场的产生功能重叠,很容易导致谷贱伤农的情况。 因此内阁正在积极的引导农民种植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和国营农场形成互补。 过了铁卫城附近的横河支流。 和国营农场都整齐划一不一样的田园风光。 乡间小道和水利沟渠将农田分割成一块块。 道路是用矿渣和碎石子压实铺设的,至少都有十几米宽度。 十户堡垒,周围都是钢丝网构成的防御工程。 不少堡垒上面还有正在不停的旋转的垂直风力发电机。 因为铺设电线和其他配套设施,不仅耗费惊人,而且施工非常的麻烦,所以帝国只有城市才铺设有电线。 至于小堡级别的,根本没有精力去弄。 当然为了让农民牧民也可以享受到帝国工业文明的福利。 小型的风力发电机和水力发电机应运而生。 这种配套好的小型风力发电机或者水力发电机,主要是由发电机、储雷石电池、电线、定压器组成。 一套在三百铜币左右。 事实上小型风力发电机组合,在帝国非常的热销。 因为自己发电不用交电费,不像城里面要交电费。 另外就是帝国的电器种类也发展得日新月异,电灯、电风扇、电热炉(热水壶、烤箱、电热棒这些都是典型的衍生品)在电器店都有销售。 用电器作为帝国的一种时尚潮流,受到了民众的热捧。 每一个人都以家里面有一两个电器为荣,要是没有会觉得没有面子。 一个中年农民看到一行人,顿时警惕起来,连忙跑过来大喊道: “你们是哪来的证呢” 附近好几个农民也反应过来,盯着这边,显然他们对于陌生人非常的警惕。 李方熟练的将证件递给农民。 中年农民看了看证件的头像,又对了对众人的模样,才说道: “各位大人,刚才得罪了!” 说完还给不远处的几个人,打了个手势。 几人看到之后,才各自忙活自己的。 “哈哈!没有关系,谨慎一点好,先生贵姓,我们是农业部派遣过来考察的,能带我们去你家田地看看吗”黄豪杰一行人显然是用了假身份。 不过黑衣卫造的假证,那跟真的没有什么两样。 “哦!我叫郝木头,你要看田是吧!那就过来看看吧!”郝木头应该是原来西伯利亚汗国那个小部落的人,手臂上还有一些动物形状的刺青。 黄豪杰一行人跟着郝木头来到他家田地。 上百亩田地已经被翻过了,应该是聘请农机队的人来干的。 黄豪杰向郝木头询问了一些问题。 像种植了什么作物、税收多少、家庭生活怎样、没有什么困难之类的。 从郝木头的回答来看,问题倒是没有多少。 不过这一路上,黄豪杰自己倒是发现不少问题,比如卫生问题。 他发现不少农牧民对于,病死的牲畜处理不当,有的随便掩埋、有的甚至煮了吃。 返回升龙城之后,他立刻让内阁和医疗卫生部,要加强对民众的防疫宣传和制定严格的法律。 内阁和医疗卫生部显然知道这就是非常紧急,要是一个不注意可能引发瘟疫,到时候就坑爹了。 内阁和大法院联合起来紧急磋商,如何制定一部卫生法。 而医疗卫生部则急匆匆的派人到各地进行宣传和指导防疫工作。 神历三年四月十一日。 经历五天紧锣密鼓的磋商,《恒古帝国卫生防疫法(临时)》正式面世。 显然这是一部临时法规,要一边推行一边修改。 该法强制性的规定,民众不能食用、贩卖、私自处理病、死禽畜,违者劳改五年。 另外对于洗澡、大小便、喝生水吃生食进行了建议性规定。 而这部法律最重要的一部分,是关于如何防疫的内容。 给出了喷洒石灰或者石灰水、醋酸水的方法,要求各地官员要敦促农民牧民居民,对于养殖场或者沟渠死角等定期喷洒石灰。 毕竟俄国这几年可是经常发生瘟疫,帝国可不想和瘟疫打交道。 通过这件事,黄豪杰想起了有关于种牛痘预防天花的方法,连忙吩咐神学院生命所,展开相关研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