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三章 疾风骤雨 (第1/2页)
神历十一月份是一个热闹的月份,不仅仅帝国在改革货币政策。 大明王朝也在改革。 万历在神历十一月五日,也就是大明农历十月初一,召开了大朝会。 宣布了《大明革新定国是诏》。 改革内容:一、取消北直隶、山东、河南、陕西、山西、京城,五布政司一府原来的户籍制度,全部改为民户。 二、在全国实行征收商税、在边境重开市舶司并实行关税、调整金银兑换比例为1金兑换20银。 商税定为四档即二十税一(5%)、十税一(10%)、五税一(20%)、十税三(30%)。 关税则按照商品类型进行分类,粮食出口二税一,进口百税一;布匹、丝绸、棉花、生丝和其他农副产品进出口二十税一;铁器或者铁料出口二十税一、进口十税一;茶叶出口五税一;陶瓷、漆器、家具出口二十税一、进口十税一;马匹牲畜……;玻璃器……;…… 三、开办工学堂(就是类似于帝国神学堂),建立工部大作坊和巧匠司。 四、五年内全国军队改为募兵制,建立新式军队、军武大学堂培训专门的军官,万历自任大学堂祭酒。 五、取消劳役和杂税,改收田税和丁税,田税为二十税一;丁税分三档,地少于十亩者百税一、地多于十亩少于千亩者百税三、地多于千亩者二十税一。 还有其他零零碎碎的四条。 所以大明改革方案,又称为万历革新九条。 然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 北方五个布政司由于帝国的影响,特别是被帝国移民抽走大量的军户和贫民之后,加上大明新军的弹压,改革方案还算比较顺利。 但是江南地区却反应激烈,无数的万民书、弹劾奏章像秋天的落叶一样,向北平而去。 特别是对于,万历征收商税关税和重开市舶司,还有丁税的阶梯式征收这两条,江南官僚、文人、商人表示无法接受,希望万历收回成民,不要与民争利。 不少金陵言官甚至抬棺上京,要向万历死荐。 由此可见江南各省对于万历改革的反对意见,是多么激烈。 然而万历是吃了秤砣铁了心,在短短的一个多月里面,就流放了不下于三百人,革职查办官员不下于五十人。 锦衣卫和东厂西厂更是大兴昭狱,在各地拼命的捉拿反对官员。 尽管万历采用武力弹压了江南各地,但是江南各地依旧是对于改革阳奉阴违。 东林党更是以金陵城为中心,对于万历改革采取不配合、不明抗、不理睬的冷对抗。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明南北对立越发的明显起来。 正在海都办公的黄豪杰,也看到了黑衣卫传回到情报。 “朱翊钧太着急了!这样会适得其反的!”他缓缓的合上情报文件说道。 “陛下!那我们该怎么做”李方在一旁询问道。 “静观其变!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黄豪杰笑着说道。 他知道万历的改革看起来大刀阔斧,实际上却在兵行险棋,稍有不慎可能引发大乱。 特别是大明庞大的文官势力,恐怕不会善罢甘休。 果然,从神历一月份开始,大明南方就出现多次小规模的民乱。 而万历和一些支持改革的大臣,更是被文人和地方官员暗中诋毁。 大明朝廷或者说万历没有彻底掌控舆论的弊端彻底暴露出来了。 而东林党之类的文官势力,则趁机疯狂摸黑改革和万历。 咚咚咚!苏州城外的李家庄中,五六个小吏,敲锣打鼓。 然后大声的向周围的村民喊道: “大家伙听着!明年朝廷的税改了,每人加征二十税一的田税和百税一的丁税!” “大家伙听着!明年朝廷的税改了,每人加征二十税一的田税……” “大家伙听着!明年朝廷的税改了,每人加……” 小吏不停的向村民一遍遍喊道。 “什么” “这如何是好!” “我家本来就没有多少余粮了,这明年的税如何交得上” “……”一众村民听了顿时大惊失色。 很快江南各地的民众便唉声叹气、叫苦连天。 “听说了吗”一个青皮混子向几个农民神神秘秘的说道。 “什么事”一个驼背老农民问道。 “我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