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1986至2006_第三十章 调整心情再出发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第三十章 调整心情再出发 (第1/2页)

    填报志愿过去了大概半个月之后,我家的信箱里收到了一个破旧得几乎快被揉碎了的信封。打开一看,是高中录取通知书,我被国立二十二中录取了。由于这所学校距离家很远,地理位置偏僻,学校的条件也比较差。我和母亲仔细考虑后,就放弃了这所中学。

    在这之前,母亲已为我相中了一所私立中学。这是一所民办高中,学校距离我家也比较远,但学校的环境干净整洁,各方面条件都很好。

    起初,母亲与我商量时,我是有些担心的。以当时我家的经济条件上贵族学校,多少有些困难。这所中学一年的学费是五千元,加上住宿费、伙食费、书本学杂费等,算下来一年的支出大概要一万元,三年下来就得三万元。

    当时父亲打工每月工资一千出头,母亲的工资每月只有五百元。以这样的经济收入应付高额的学杂费,必定给家庭带来不小的经济压力。我想到这些,心里多少有些担忧。

    但母亲劝我选择这所学校的态度比较坚定,她认为这所学校的条件十分优越,母亲想给我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对于我的担忧,母亲更是一再宽慰我。她表示父亲会努力打工赚钱,自己也在尽力攒钱,加上家里原有的一点儿积蓄,支付我三年的费用,应该是没太大问题的。母亲叫我不要考虑钱的事儿,选一所好学校才是当务之急。

    我被母亲的话说动了,并同意第二天同母亲一起去学校参观。

    七月下旬正是暑热之际,一大清早,母亲带我来到了方正中学。当时学校周围是成片的庄稼地,还有一排排的平房。空气里满是庄稼和果树的香气,成片的绿油油的田地,一眼望过去令人心情舒朗。或许是许久不接触大自然了,来到了这儿,我觉得像是在田野里一样自由开心。

    学校气派的大铁门朝西开,迎面是一座三层的浅灰色教学楼,东侧是一座多媒体综合教学实验楼。往南有宽阔的cao场、篮球场和主席台。西侧是生活区,设有两个食堂,以及教师和学生宿舍楼。

    我和母亲沿着一条蜿蜒的石子小路,来到了女生宿舍楼。这是一座三层浅粉色的筒子楼,楼内走廊十分整洁,也很宽阔。南北两侧是一间间的宿舍,每间宿舍能容纳八人,屋内东西两侧靠墙各安置着两组上下铺,还配备了铁皮衣柜。学生们铺着同款式色调的床单,物品摆放整齐划一,看起来显得规整干净。

    每间宿舍都有独立卫生间,内部设施也比较齐全。每层楼的西头设有洗衣房,供学生们日常洗漱,也方便晾晒。单就住宿条件来讲,在当时算是远远超过了所有的学校。

    听宿管老师讲,学校食堂的饭菜并不贵,也很干净卫生,菜品丰富,炒菜的rou基本上都是好瘦rou。食堂的大师傅们变着花样的为师生们做饭菜,很多老师也是一日三顿与同学们在一起用餐。

    听了这位生活老师的介绍,再想想我的小学和初中校园,眼前的景象与那些老校舍的环境简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从心里也开始喜欢上了这所中学。

    从生活区参观完,我们来到了教导处。负责接待的老师告诉我们,一些中考成绩不错的学生也有来这里就读了,不光是因为学校条件好,也是因为当时聘请的任课教师许多是来自外县一中的。师资力量过硬,也是许多学生和家长考虑的关键一点。

    母亲与我商量报名的事,我欣然答应了。没过几天,母亲带着六千多元钱和一些资料,顺利地为我报了名。

    报名的手续办妥后,我和母亲都感觉格外得轻松和愉悦。尽管天气炙热,阳光炽烈烤得物体发烫,路旁的树木一动不动,只有知了在不停地哼唱着小曲。这些可爱的知了仿佛懂我的心思,它们唱得那样欢愉,正好迎合了我此刻的心情。我内心像是涌动着一股清风,想到未来三年将在如此好的环境里学习生活,一时觉得未来有着光明的前景和无限的希望。

    办完入学手续,算是一桩大事落了地,我和母亲都踏实了许多。此时,距离高一年级开学还有一个来月的时间,父母为了缓解我初中三年的郁闷心情,带我到天津游玩了一天。

    那是我第一次来到天津,那里的一切都令我感到新鲜。我们游览水上公园,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