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棠梨 (第5/6页)
s='gcontent2'> “孩儿记住了。” 猛风骤起,雪势加大。 一旁的曹纯按剑笑道:“兄长,且休罢,不可再聊了,沙尘尽入口中矣!” 众人皆笑,曹cao遂与诸将携手相将,徒步入城,一路谈笑,曹氏兄弟亦并排而行。 …… 此刻天气虽冷,气氛却十分温馨。 我跟在曹丕身旁,心情愉快,却一言不发,曹植一边牵马,一边不停地发起话题: “meimei既收了我的玉佩,连一个谢字也无么?” 我挑眉笑道:“‘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我既非美人,又不曾送什么金错刀,这‘瑛琼瑶’,可是四哥自个儿要送的,哪有讨要谢字的道理?” 哼,曹cao不在,我可就不客气了。 没想到曹植反而睁起亮晶晶的大眼,诧异道:“缨meimei竟读过张平子之诗赋么?” “我还爱‘香草美人’嘞!” 我来了兴致,故作惊喜般逗他。 曹植却趁机手舞足蹈,滔滔不绝: “屈君高义,自是吾曹毕生之范。‘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此乃‘士’之所望;‘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此则‘圣’之境矣!” “太史公之文,班婕妤之诗,甚得我心!”我继续笑道。 “吾亦羡枚傅之文,慕扬马之赋!”曹植毫不费劲地接上。 “四哥虽喜辞赋,我却并非崔骃,不能作《七依》之赋供四哥赏玩了。” 崔骃是与班固、傅毅齐名的文学家,出身博陵崔氏,是诸葛亮好友崔州平的曾祖父,与清河崔氏同源。《七依》入博雅之巧,是崔骃著名的一篇“七体”赋。 “汝非‘崔缨’?……”曹植即刻反应过来,点点头,哑然失笑。 他牵着马绳,反背双手,故作赏景态,摇晃起脑袋,又开始吟诗: “嗯——‘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崔,德音不忘’,‘美则美矣,未尽善焉’。” 好你个曹植!又来刁难人,还不肯放过我呢? 《有女同车》出自《诗经˙郑风》。现代学者一般认为,它只是一首普通的贵族青年男女的恋歌。然而,汉末流行的《毛诗》却认为,这是刺郑国的太子忽不婚于齐的。朱熹更《诗集传》说是“yin奔之诗”。也就是说,他是在用这个时代旁边观念里的“政治讽刺诗”来试探我,拿我打趣。 换作寻常闺阁女子,此刻只怕早就羞红了脸吧? 还有,“美则美矣,未尽善焉”又是几个意思? 曹植的不拘礼法,今日倒是见识了! 我有点生气了,也没多想,只管冷笑道: “四哥对于诗三百,可谓是信手拈来,然郑风轻浮,想来,用此六句形容缨儿,委实不妥。” “哦?愿闻其详。” 我轻哼一声:“无人不知,春秋战乱迭生。值此礼崩乐坏之年岁,安敢滥用美玉?诗旨或讽或颂,四哥岂会不知?又如何能援引作誉美之辞呢?” 我自以为一语双关,顺道讽刺了曹植的玉组佩过于华丽。 没想到,曹植闻言,竟只是沉默地看着我,眼中满是戏谑之意。 孔夫子当年听了子路发言,也只是哂笑。 被他笑得有些不自在,我心陡然一震,猛觉出有些不对劲。 细细品来,恍然明悟——我,我……好像还是被曹植耍了! 曹植貌似真的在夸我!而且,只是以一名兄长的身份。 前世看论文,说曹植诗歌创作多受《韩诗》影响。而《韩诗》解经比较通达,颇得原始儒者读书治学之旨趣,不比《毛诗》牵强附会,滥于政教。 难怪一见面就问我读的是哪家诗,这是早就想着给我挖坑呢。 我羞赧不已,愤愤地躲在曹丕身后,努力用眼神跟他告状: 二哥,你看!第一次见面,四哥就欺负人! 曹丕乐呵呵的,指着曹植无奈摇头,笑道: “植弟啊植弟,快收收你那轻佻的性子罢,仔细教父亲听见!” 曹植耸耸肩,一副“能奈我何”的神态,还冲着我故意傻笑。 “meimei还曾读过什么书?” “不告诉你。” “那我告诉你我读过的书。” “……” 我捂着耳朵,装作听不见,只顾着跟曹丕快步入城。 认识第一天,就跟他杠上了,以后那还了得? 这两兄弟的性格,真是大相径庭!一个机警淘气,一个内敛沉稳。 置身曹军队伍中,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旋即却有些怅然若失。 我低下头,拉紧鹤氅裘,在曹氏兄弟的欢声笑语中,兀自思量: 今日发言,是否过于张扬?唉!唉!以后还是不要给曹植留下好感吧,我只在心里惦念着前世对他的喜欢就好。日后相处,必须刻意疏离,保持冷漠,最好能惹他生厌。 …… 大军入城,曹cao果依城傍安营扎寨。散了属臣,曹cao换上铠甲,自携了几位心腹谋臣,去查看城防工事,命我和曹丕等人先回司空府。 我们来到司空府北门前时,天已经黑了。 这州牧府,从外观上看着都十分阔气,只见门口已有一群提灯的府兵,整齐肃立,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