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64 不需旧爱 (第1/2页)
“坊主。我去见文昌公子,是因为当初他到唐坊来求亲的事是我一手安排。我无论如何也要给他一个‘交’代。这本是我和他的事情,与坊主并无关系。我也不愿意让坊主为难。” 说罢,他沉着脸,拱了拱手, “坊主如果不愿再听我多言,我并不敢叨扰坊主。” 他眼睛看向了山路下走下来的瓦娘子等人,还有和她们一起走回来的季蕊娘,知道她马上就要坐船回季园。 “我告辞了。” 他转身拾阶,向亭外走去。 季青辰知道这就是得罪他了。 想着这些日子里,因为河道码头的事情受足了他楼云的气,她反倒大有痛快之意。 活该! 然而一时间想着他回大宋后匆忙和赵秉林家退亲,又被孙昭弹劾的事情,她也微垂了双眼,不去看他负手在后,手中绞袖的背影。 他要去和陈文昌把话说清,在他那一面来讲,当然是没错。 但他要是先去和陈文昌说了话,叫他以为她和楼云已经有了‘私’情,她和陈文昌之间也没有商量的余地了。 楼云沉着脸,在夹梅道上走着,越走越是一肚子委屈。 就算他是抢了她的码头,她不可能不明白,他虽然是为了国事,但也是为了她好。 如果她刚进明州城时没察觉,这些日子京城的消息不断传来,她总应该明白了。 现在她竟然就如此对他…… 越想越憋屈的时候,他脚步一顿,含怒回头要再说几句,道: “坊主——” 他恰好就看到了她低垂的眼睫。 亭子里。她一‘色’淡紫的‘春’衫子,腰下同‘色’的罗裙巧手染成了渐变的紫白之‘色’,几线撒落的紫藤‘花’从肩头飘飞缠绕直到裙边,缭绕出她纤细的腰肢 雀钗吞头下的珍珠摇晃,串珠的‘阴’影落下来,让她鹅蛋小脸肌肤透明,显得格外的单瘦。 楼云突然察觉。她似乎比大半年瘦了少许…… 她低头把玩着手中的唐扇子。纤指似乎是无意识地扯着那扇子上的竹脉。 唐扇是竹地缕空的‘精’品,紫竹扇面全都被刮去,只余下细如发丝的十几条紫竹扇脉。上面粘画着绢制刀剪的初‘春’‘花’叶,嫩黄莺鸟。 那黄鸟儿踏在了竹脉上,红蓝‘花’儿半掩面目,就仿佛她如今初来大宋。即使看得‘春’光满园,也是走得步步小心。 叭的一声轻响。那竹脉终于被扯断了两根。只听得噼叭连响,扇面‘花’蕊里的琉璃彩珠一连串地砸落了下来,在亭中散落了一地。 终于也有一粒,滚落到了亭阶之下。 “……坊主非要叫我不去。我难道还能说不行?” 楼云看着那阶下砸落的七‘色’碎珠,终归是心软退让,站在梅林夹道上叹了口气。 “但我对顺昌县主当真是没有半点——” 说到这里,季青辰向他看了过来。眼神平静,他便也闭了嘴。 向她说这些解释的虚话,还不如等赵德媛和纪二成了亲,自然就可见他的真心了。 赵小弟也是孙昭的记名弟子,他可是千叮万瞩,让这少年在纪府千万不能说出来的。 纪二躲到寿威军里差一点没命回来,赵老夫人早就把孙昭这个最早弹劾韩宅胄,又煽动各地士子们闹事的清流名士讨厌到了骨子里。 纪二那就是个愤青。 从多年前在明州楼府认识的时候开始,他楼云就开始追着他收拾烂摊子了。 “坊主。官家因为楚扬西河道的事情,虽然觉得韩参政是个能干实事的人物。但他毕竟是外戚出身,再要叫官家知道河道码头落到了坊主手上,当初唐坊‘私’造火器贩卖进大宋,火器图由韩府献上的事情,官家岂能想不起来?坊主难道要官家为这些记住唐坊?坊主要在大宋为二郎、三郎谋前程,还是不要太急切了……” 他叹息说罢,拱手而别。 他心里忍着没追问她打算‘花’多少时间劝说陈文昌,无论如何,过几日她见过陈文昌了,他总可以去和陈文昌说清了吧? 只要她没成婚,他总有求亲的机会。 …… 季青辰目送着楼云离去,脑中突然涌起前事,那是大半年前她随手塞在心底深外的过往。 她和他在鼓楼的相对无言,在月光树林里的互相游戏,还有她在泉州蕃商大会上,曾经在正殿廊下踮脚看到的,他的幞帽帽顶。 然而,这些过往还是被眼前的烦恼淹没了。 她应该怎么说服陈文昌? “回去吧。” 家船已经停在了枯梅渡口,在劳氏和乌氏的‘欲’言又止中,她带着季蕊娘一路坐船回了季园。 楼云的心思,她并不是不知道。 但他毕竟就是订错了亲,毕竟就是晚了一步…… “大娘子……” 劳四娘躲躲闪闪地,“大娘子既然是和楼大人早就遇上了……” 除了蕃商大会上的事情,居然还有什么那一晚,还有什么拨刀放在她的膝上? 这岂不就是有一段旧情旧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