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64 不需旧爱 (第2/2页)
要不是大娘子那根本让人琢磨不透的脸‘色’,她简直可以畅想着楼大人来提亲,季园里办婚事,回到泉州城后,唐坊能把码头、港口一把抓的盛况了。 “大娘子,西河道码头的事……” 楼云既然有了提醒,劳四娘当然还是要探问一句坊主的打算,季青辰虽然不理睬她打探亲事的蠢蠢‘欲’动,但在生意上还是道: “楼大人说的并没有错。否则他为什么要找上我在铜镜案里掺一脚?我又为什么冒着得罪宗室的风险送上了证词?” 不过都是为了官家。 “吴太后经历四朝,和宗室关系当然深厚。我参与其中,官家总能想想唐坊不仅是韩府一系的马前卒。西河道码头是我们吃饭穿衣立足大宋的凭借,总不能因为官家不高兴,我们就这样放弃——” 劳四娘深以为然。皇帝老爷也不能让她们把吃到嘴边的‘肥’‘rou’吐出去,季青辰也微笑道: “不到刀架在肚子上的时候,我们总要争一争才甘心。” “是,大娘子。” 劳四娘自知身份是分栈管事,便只说些生意上的事,眼睛却瞟向了同船的瓦娘子。 上船时,比她劳四娘早两年先迁到唐坊的乌氏悄悄嘀咕过: 大娘子在三年和王世强闹翻后。她的心思越来越难测了。 千万不要惹她。 这些亲事什么的。除了两个弟弟,她平常最多听听身边五个心腹mama的建言。 …… 从城南到城北的水路不近,季青辰只是隔窗看景。就当没看到劳四娘的神‘色’。 瓦娘子却足够心大,她虽然看到了楼云,却不会觉得男‘女’相见有什么奇怪,对不感兴趣的事情也从不过问。 她从来不像个“心腹mama”而是几十年如一日地像个主子。 季蕊娘机灵得照旧在船上玩她的蝈蝈。绝不问一句楼云的事情,她还忙着缠住季青辰要东西。 她要去了六件李秋兰的绣品。两箱子汉书,三匣上品海珠,她还要了季青辰内库‘私’房里的几副长短弓。 那本来是要送给李墨兰的。 如今李大姑娘远在唐坊,她的生辰礼物就由她季蕊娘笑纳了。 因为她听说王清河是西夏逃过来的。最喜欢的就是看‘女’子摔‘交’。 她虽然不会摔‘交’,但她会用小弩机,所以她决定到黄府里学着‘射’‘射’箭。叫王夫人一看见她小蕊娘就觉得高兴。 她马上就要住进黄府了。 “大娘子,西夏国里真的有‘女’子兵吗?” “听说是有的。金国、西夏都有。你王夫人在明州偶尔看看瓦子里的‘女’子相扑。以前在西夏国就喜欢看‘女’子摔跤。因为她喜欢看,他娘家里还曾经给她养着十几个‘女’摔跤手呢。” 想着王清河家破人亡的过往,季青辰不由得叹了口气,安慰小蕊娘, “你不用怕。她那府里就算要教你学些规矩,也不会太拘着你的。” 否则,她不会把季蕊娘送过去。 毕竟这孩子将来还要帮着唐坊做生意,和南坊那些同样十来岁的的小子们打‘交’道。 她手上本就缺人,总不能让季蕊娘以后躲懒了。 季蕊娘皱着小脸沉思。 她早就打听了,明州府最大的弓箭社是定海县左厢十二里铺的义英社,王清河虽然不是社主,但她经常把黄府在定海县的田庄别院借给那社主办箭会。 至于黄七郎,他喜欢喝酒这件事,她在季青辰身边当然早就知道。但她也知道,在王清河眼皮底下他是不敢喝的。 “大娘子,回去叫叶娘子买两头羊好不好?” 在季青辰的失笑中,小蕊娘决定在季园里买几头羊,连夜学着做黄七郎最喜欢喝的羊杂汤。 季青辰见得她事到临头,终于开始抱佛脚讨好王清河和黄七郎,也觉得有趣。 连这孩子死活求了她出面,让瓦mama和柱mama陪着她住进黄府,她也笑着答应了。 ——瓦娘子赶紧离开季园最好,免得谢七小姐开口向她借人。 她还发了话出去,叫季蕊娘的哥哥季大雷从普陀港马上过来,陪着meimei一起去黄府里。 免得他meimei心里害怕,他自己也可以好好学宋人规矩。 普陀港的季大雷听到这消息,他晴天霹雳般的心情当然没有人去同情, 而季青辰觉得,这傻瓜如果不时常在黄七郎面前吃上几个耳光,在王清河的黄府宅子里被下人们坑骗几次,学会些为人处事的进退规矩,他这辈子都追不上李墨兰。 这样的心思,季大雷那粗汉现在是体会不了的。 而劳四娘,一直紧跟着她,忙到了晚饭后,才重新找到了说话的机会。 “大娘子……” 季青辰看了她一眼,道:“四娘也回自己院子里用饭吧。你忙了一天,也应该陪陪刘老成了。” 顿了顿,“睡觉前,你来陪我说说话。” 劳四娘心喜告退,知道楼云这事还能说上一说。 她就不明白大娘子到底对他什么心思。 喜欢还是不喜欢?Q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