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70 偏爱如此 (第1/2页)
季青辰觉得,陈文昌果然还是长脑子的。小说し 并不是御史不好。 靠张嘴骂人坐吃朝廷俸禄,顺便还得了大义的名份,这当然是让人身心愉悦的好工作。 但她这样的生意人,嫁个御史衙‘门’里做事的老公,真是太不好,太得罪人了。 …… 楼云勒马停在了台州城的北‘门’前,又驱马上了‘门’前的长拱桥,因为地势较高。从拱桥中顶的马鞍上看得到远处天边的褐‘色’桅杆杆尖。 横穿了台州城,就能到南‘门’的海港。 “不用惊动谢府了。” 等楼叶在城‘门’前报了名进城,他扬鞭急赶, “如果有谢纲首留下来的老管事来求见,就说我是领了朝廷寻采使的差事,到备选采‘女’的老家来打听闺秀风评。不好与谢家人相见。” 官家让谢老大人主持选皇后,让楼云做寻采使。 这就是板上钉钉要选谢氏‘女’为皇后了。 他策马一路过了台州城的大街,正被从谢府里出来的劳氏和乌氏看个正着。 劳氏当时就吓到了。 “快!快开船!” 她们只能提裙急步下了河道,催着乌篷小船沿着城中水道向港口赶去。 城中水道,坐船不需要绕去有桥的地方,她们可以赶在前面去向季青辰报信…… …… “我以前就和你说过,我是要开‘蒙’学书院的。这次到明州城,遇上了几个寄居在四明书院的举人,家里也有些产业,说好了一起办学。” 陈文昌笑着解说。 他在明州城的打算。算是让她安了一半心, “只要等这次孙师傅到京城弹劾王仲文之后,我就在晓园边拨出一个院子。把你坊里的孩子都接过来。让他们在院子里读书。” “……” 一听他们果然是要联合着一起去骂人,季青辰此时也只能自我安慰,他们要骂的不是皇帝老子,而是两浙安抚使的王仲文。 这是不幸中的大幸。 至少陈文昌没觉得,王仲文在外面养着官伎。这样的事完全就是理所当然哪里需要弹劾? 陈文昌要是这样的态度。她才是真没办法和他成亲。 “家有贤妻夫少祸。这也是至理名言。” 陈文昌摇头叹道, “我听说王安抚使的妻室也是名‘门’之‘女’,就算她自己没有见识。但她的娘家父兄总应该 提醒过她。这样纵容王大人在外面与官伎公然有染,必定要影响他的官声。” 季青辰听了这话,突然就心里打鼓。 这样的想法,她当初在胡府夜宴时。曾经和王清河说起过。 但王清河说得明白,这王安抚使自己见‘色’起意‘迷’上了官伎。他外面想要没有人。王安抚使夫人就得租买几个美妾,让他在家里留着不要出‘门’惹事。 难不成,陈文昌也觉得这才是贤妻? 她却没有试探问出口。 她心里清楚的是,王安抚使要是被弹劾罢职。王夫人的诰命可就没有了。说不定还要被丈夫连累,全家远贬到寒苦县州里受罪。 按此时的风俗,免了丈夫的祸就是免了自己的祸。 比起身家平安。家里养几个租来随时可以打发的美貌‘侍’妾,这真不算什么。 ‘妇’人之荣。在夫与子。 季辰龙在唐坊读书时说过,这是宋书上新写出来的,据说唐时都没有这样的话。 她转念又一想,难不成王安抚使夫人的三个儿子足够保住她老封君的地位了? 她这里正因为陈文昌一句话,而胡思‘乱’想地起了各种猜疑,陈文昌还是把楼云和他的旧‘交’情说了出来。 “楼大人以前考学时,王仲文曾经指点过他的文章,所以我越往后越是要得罪了楼大人。 当初在京城宫‘门’前,他拉了我一把,让我没有被人踩到。这个人情我还没有还。” 季青辰这才恍然,顿时也觉得有了这旧人情,再经了孙昭的事,楼云是不需要再顾忌陈 文昌的面子了。 此时陈文昌微带不安的苦笑,抬眸直视季青辰, “如果他去季园求亲,你……” “……三郎已经回来了,我会让三郎去见他的媒人,就说我快要成亲了。” 尽管季青辰算来算去也不觉得楼云会在这个时候来求亲,此时此地,她也必须要立场坚定地回答陈文昌的问题。 见得他明显笑起来的脸,她才小声安慰着,道: “楼大人马上要回京城,我看他根本顾不上这些呢。” 他应该先想想怎么回去和官家说,他和顺昌县主退亲的事情吧。 再说,官家自己娶老婆难道不更重要? 正说着这些话的时候,外面‘妇’人快步抢上楼船的脚声慌‘乱’响起,陈文昌连忙放开了她的手。 舱‘门’前劳氏的人影还不见,就听得她的声音传来,上气不接下气地禀告着,道: “大……大娘子,不好了——” 季青辰顿时皱眉,不等劳氏进得舱内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