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80 女子用心 (第2/2页)
“我去福州的船还在城外,你哥哥楼叶在打理,你去帮我查问一下吧。” 无奈间,他一扇子抵在了楼铃的额头上,和她保持了距离,苦笑着如此吩咐。 尽管他的船在城北,阿池要去的是城西。 楼铃才不会管他的船呢。 “……” 季青辰看着阿池没走远,等在了阶下,明显就是在等着楼铃。 她就算不太愿意多一个人多一份出错的危险,眼下也只能笑着道: “快去吧。” 一时间,阿池带着楼铃匆匆出‘门’,去追赶姬墨。 叶娘子煎了‘药’送过来,屋子里的季青辰告了罪,喝了半碗‘药’后,努力看清了眼前的楼云,试探道: “大人,既然大人已经知道我家的事,还请大人转告陈纲首,这‘门’亲事退与不退全看他家的意思了。” “……我听说坊主在郊外的陈家田庄边买了十亩地,先建了座小小的‘蒙’学?” 楼云暗中叹了口气,自知是保媒人的身份,她和他说这些那是理所当然。 他只能暗暗骂着自己当初给自己挖的坑,直视着季青辰,道: “文昌公子知道这件事后,想必会感于坊主的知心。” “……” 季青辰听得楼云已经深知此事,一时间也沉默不语。 这几天就算在病中,她一边做着陈家要退亲的打算,一边暗中让人去了陈家那几座田庄子。 除了免了他们的租子。她又出钱帮着他们在村口道观里开了一间小‘蒙’学。 她拿出以前拟的客人名单,从驭龙说起的陈文昌的朋友里,挑了一个人出来做老师。 那是一个到京城赴考,七八年没考中还要继续考的外地士子。 陈文昌一直觉得此人人品厚道。 她另外买了十亩地给‘蒙’学做学田,佃出去就足以让这士子在道观免费住下,吃用不愁。 他可以一边准备下一次的殿试,一边教着佃户的子弟识字,让他们学些算帐的本事。 这就等于帮着陈文昌在京城外开了一间小‘蒙’学,既不耽误他的时间,也帮了他的朋友。 她希望陈文昌看在她的这一番用心上,不要急着退亲。 “坊主的打算也没有错。就算是当朝官家,在金国还有不少的亲戚。” 听得楼云说起这些话,她只能强撑着,让季蕊娘和季洪退了出去,在阶外等着。 官家赵姓在金国的亲戚,当然就是靖康之变被捉去的上千的宗室。 另外,宋徽宗和宋钦宗在金国与随行宫‘女’生下了儿‘女’,完全是在金国长大。 就连高宗接回来的韦太后,她在金国也曾为金人生下子‘女’。 但这些话,毕竟是不好听,也不能说的。 只不过,楼云的这些话毕竟让季青辰暗暗松了口气。 她至少不担心楼云马上就把季辰龙当成了逆贼。 “这件事,也是我失之考量,所以才劳累了坊主。当初我在高丽发现高丽王有不肯雌伏之心,所以才助他一臂之力斩除了掌军大将。我本应该向二郎通传一声,让他早早避开的。” 季辰龙突然去了金国,这件事源起于高丽的宫变。 只可惜楼云在高丽时,还一心想着办完了差事后,回泉州与顺昌县主完婚。 他那时根本不知道他和季青辰是这样的缘份。 否则他怎么着也要通知将来的小舅子,赶紧逃出开京城不要卷进去。 季青辰能听出楼云说这些话是在讨她的欢心,然而她努力地睁眼看着眼前一直在求亲的男子。 她冒出来的第一句,也不是问着季辰龙的事,而是笑道: “大人马上就要去福州了?这两年,大人从泉州到了京城,出使后又去了高丽,而后到了我唐坊。好生辛苦。” 她在榻‘床’上坐着,撑着额头,在灯下凝视着楼云。 晚风从窗外吹进,吹起了他薄薄的罗衫子,灯下的他丰神‘玉’面,卓然不群。 而这男子看着她的眼神里,有着她不得不承认的丝丝情意。 楼云被她的眼神看得心头欢喜,觉得全身都冒了汗,再见得她额头上的汗珠儿似乎少了些,脸‘色’也不那样烧得通红了,连忙想要让她凉快些。 他半打了扇子,小小地替她扇着风。 ‘门’外的季洪和季蕊娘早就只顾着给自己扇风趁凉,才不会傻到看屋子里的情形。 季青辰虽然知道不妥当,但实在也没力气说了。 风轩堂里摆着驱蚊的绿萝和夜来香,她觉得她坐了这半会,已经被晚风吹得更着凉了。 他这样扇着风,她的病还要拖上好几天。 然而她伏在榻边,心里想着的却更多。r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