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81 心事难诉 (第2/2页)
’里回来,在书房里还没有坐稳,陈洪就从明州城来了。 “叔父?” 陈文昌看着他一脸的愁容,不知道他哪里又不如意了。 他只有暂时放下给季青辰写纸条的任务,先把这位长辈给招呼好了。 “叔父,唐坊的工坊应该已经开始回迁了吧?” 他微一思索,从驭龙手上接了茶,放在了陈洪面前,不知道他除了生意还能愁什么? “文锦堂弟他在泉州城,一切可好?” 他以为陈洪在愁他的庶子。 “……” 陈洪重重地叹了口气。 自从季青辰不回泉州,又愿意少拿八珍斋的股份后,陈洪觉得他的日子终于过得顺心 了几天。 尤其是楼大人让他把开建新河道的风声放了出去,楚扬河道那边的僵局马上解开了。 江浙各地的粮商、盐商、船帮大佬们一看还有别的地方可以赚钱,自然就不非抓着西河道码头不肯放。 所以他也没在意楼大人向季青辰向亲的事情。 “二侄儿,打从四月里,楼大人和我说起了他订错了亲的事。我是一个字也没说出去的。” 陈兴拉着陈文昌的手。让他几边座椅上坐了下来。 “我知道你喜欢你那求亲求来的媳‘妇’,她看着也没有起外心的意思。所以楼大人虽然亲自上‘门’和我说这件事,我就是听在耳朵里,记在心里。但一个字都没劝过你。我从没要你退一步,不要和楼大人争。” 陈洪是接了楼云的消息,匆匆赶到了京城里。 陈文昌耐心听着他说着,诧异道: “叔父突然来京城。难道还是为了我和青娘的亲事?” “这一次不一样。季家那个二弟一直在高丽没有回来。听说是投了金国了。” 不出陈洪的所料,陈文昌顿时一惊,站了起来。 “叔父这话。是从哪里听来的?” 然而不等陈洪回答,他在椅前来回走了两步,顿时想起这几天季青辰那边似乎是生了病的消息。 “她是为了这件事?竟是真的生了病,却不叫我知道?” 他看向了驭龙。 驭龙被他脸上的神‘色’吓住了。连忙跪了下来,叫屈道: “公子。我每次去为公子传信,季坊主都说她一切都好。她那屋子里都是仆‘妇’,要不就有蕊姑娘、许七娘子,小人怎么能真的看到她?” “二侄儿。” 陈洪这时候哪里还有功夫听这些。拉着陈文昌, “她不亲自和你说,却叫楼大人来和我通了信。当然是她的好意。她这意思就是告诉你。这事儿她不连累咱们家。要退亲她也接着,反正楼大人保着他们家呢。” “叔父说的哪里的话?” 陈文昌刚才的纸条只写了三四个字。却是打算要写几句诗经里的“东家之子,宜家宜室”的诗句。 他知道季青辰看了一定会高兴。 她在陈家田庄里起的小‘蒙’学,安排礼聘了他那位朋友的事,他刚刚才知道。 那位朋友特意在御史御‘门’外等着他,再三谢过了这番好意。 “叔父不需再说了。她必是不愿意退亲的。” 陈文昌斩钉截铁地说了这一句,陈兴也板下了脸,道: “她要是不愿意退亲。那她就是坏了良心。咱们家是什么人家?说差了咱们是泉州城的海商,上百家祖宗的家业传下来,从没有和绿眼睛的金国人打过‘交’道。更不要说是结亲。” 这一路上,他早就打好了腹稿,准备了说词, “说好了些,咱们陈家虽然是败落,但向上数个十多辈,也能和戏文里的陈朝国主攀上血脉族亲。咱们怎么能和金国人扯上关系?祖宗在地下都要羞死的。” 陈文昌本来还要疑心她和楼云之间有了什么默契,听得这里,却有些哭笑不得。 “叔父,那都是何年何月的事情了。修族谱时胡编出来的事情,叔父怎么还拿到嘴里上来说,叫外人听见了笑话咱们。” 修谱族时想着法子攀上有名的好亲戚,那是例行的规矩了。 陈家祖上不过就是泉州城里有几间海珠铺子的小富商,靖康之变市舶司生意萧条时,陈家一时好心用极便宜的价钱买了七八条船,让船主抵了债。 结果,等到朝廷整顿港务鼓励贸易时,渐渐地把家业做大了起来。 所以,陈家和陈朝后主陈叔宝那是绝没有半点关系。 说到这里,陈文昌就要出‘门’。 “她既是生了病,我当然要去探望。叫她知道我绝不至于为此退亲,她的病就好了。” 他也不觉得她行事妥当,脸‘色’并不好, “我也要问问她,我从不多问她以前的事,她却为了什么事要和楼大人暗通消息?她生病了反倒瞒着我。她到底是想成亲还是不想成亲了?”Q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