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93 同病相怜 (第1/2页)
外堂上,因为陈文昌的温存体贴,季青辰低了头。 她说起,自己不应该拿话刺他的事。 表了歉意后,她就老实向陈文昌提起,家里父母从小喜欢三郎,不太理睬她的事情。 她知道自己‘性’子里这要人陪的‘毛’病,其实是改不了的了。 陈文昌默默听了。 接着,每过上了三四天,他就会遣小厮来问她在家中做了些什么,有没有什么难事。 季青辰觉得日子就像是做梦。 楼云不求亲了,陈文昌变体贴了。 小韩大人听说被官家训斥了一顿,暂时不敢再下手要她的命。 虽然他一直卡着唐坊内迁的事情。 季辰虎写信过来抱怨人手少,催她快点把落籍的事办妥。她也没办法再迁几百户坊民回大宋。 她索‘性’也横了心。 小韩通过黄氏货栈的宝货贸易收贿赂的事情,她知道得可是一清二楚。 她不能去登闻院告御状,但京城里别的不多就是闹事的士子们多。 暗中和黄七郎商量了后,她悄悄的安排着。 时机一到,就要给小韩一个教训。 所以,除了要担心季辰龙和李海兰,她眼前没有什么不如意的了。 她找了一个晴郎的天气,屏退了外人。 她和特意请来的陈文昌一起走到了堂外的茶棋石桌边。 她站在树影下,把季家有人在金国的事悄悄告诉了他。 官家已经暗暗册封季辰龙为八品迪功郎。他的官籍在专‘门’负责军情搜集的职方馆里。 她欢喜地打算,照这样下去过不了几个月,只要孙师母把亲事打理好,她是愿意成亲的。 然而。她一说完就后悔了。 陈文昌的脸‘色’可不好看。 …… 转眼就是深秋,细格窗子全都遮挡了起来。 季青辰回了明州城的季园,在河道码头自有劳四娘殷勤接住。 她久未回来的河房‘门’窗前一层月白绢幕一层深蓝绢帐地避风,‘花’盆里的‘花’树换了秋日的雪白小‘玉’兰。 “大娘子。” 劳四娘一脸喜‘色’地进了河房,季青辰正揭起了窗帘,看着深秋里天青‘色’的河面。 “大娘子,王安抚使大人已经被罢官了。” 秋风萧索。季青辰听到这个消息。也不知是该庆祝还是苦笑。 “小韩大人呢?” 她也不喜欢养官伎的王仲文,但这人只是大韩、小韩的替死鬼罢了。 从王仲文养官伎到朝中权贵公然地卖官受贿,在支持“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学士子们看来。这分明都是因为高官们不知修身养‘性’,素质太低。 这之间一旦联系起来,士子们议论纷纷,天下‘sao’然。 官家都不得不下旨。让王仲文去职回家养老。 这自然还是孙昭一系的反击。 她不由得想起了陈文昌那一天不快地质问: 就算二郎是在金国为大宋尽忠,但他求功如此心切而不顾节义伦常。明明可以逃回而屈‘侍’金人,她难道一句也不曾责骂过季辰龙吗? 这和为了求官而贿赂大小韩又有什么区别? 她当然也可以反驳二郎是为大义不顾小节,但她实在是清清楚楚地知道: 季辰龙留在金国可不是为了大义。 一来,李海兰还在金国后宫。 二来。季辰龙只是知道,他唯有冒这样的险,立这样的功。将来回到大宋才可能取得官家信任。他才能在朝廷中好好谋一个有前途的官位。 只有立了这样的殊功,他才不会因为夷人出身而被猜疑。 他才能一展所才。不负平生抱负。 “求官之心太过!” 陈文昌当时就是这样一针见血。 而她面对着他这样考出来的举人,面对陈文昌压根没打算出仕为官的人生,她想骂他两句迂腐都找不到有利的切入点。 而且,她也不想再让陈文昌觉得她嘴巴厉害,不肯饶人。 尽管她心里一直在欢喜,二郎出仕做官,他和三郎终于不用兄弟相争了。 “大娘子放心。小韩大人现在哪里还有功夫来为难我们?” 劳四娘笑着回答, “黄东主来了信,请大娘子回京城,刘家村的书院现在要推举山长了。” 季青辰现在头痛的不是要她命的小韩大人,而是新书院的“校长”人选。 山长本应该是王世强。 但看着京城里孙昭一系罢免王仲文的声势,陈文昌绝不会让山长之位落到王世强手上。 王世强那就是四明书院的出身,浙学一系“经世致用”的中坚。, “似他这样只知追名逐利,却不知修身养‘性’。才会有当初悔婚另娶楼夫人之事。” 她几乎都可以想象到陈文昌要说的话。 让王世强当山长这不是误人子弟吗? 陈文昌要是和王世强一样的脸皮厚,他甚至都可以说,道: “青娘,我自然要为你出上一口气!” ——叫他敢悔婚! “没见到我都避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