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94 平静分手 (第2/2页)
还是别成亲,否则日子过不下去”这类话的。 “官家怎么突然提起咱们的亲事?” 陈文昌眼睛盯着桌面,用手指捻着茶盖,苦笑着叹了口气。 他这两年,知道这‘门’亲事出了麻烦。 但他思来想去,季青辰小‘毛’病多,但半点错处也没有,她怎么能反悔? 宁可成了亲,他就一直住在太仓,分居两地不见面也不是不能做夫妻。 “过几天要去郊祭,我进宫里跟着命‘妇’们排演出城的仪式。正好遇上了官家路过。” 她未尝没猜疑是不是楼云在官家面前进了什么谗言。 这位楼大人如今权理了淮东节度使的官位,算得上是位高脸俊的最佳‘女’婿人选。 偏偏也一直没有订亲的消息。 “可能是官家记恨我嘲笑他的事情。所以故意找事吧?” 她只能这样猜测着。 这一两年。如果说楼云还和她还有联系,只有他前阵子突然送来了一封铺户驿站传递 的密信。 信上说官家准备调他去淮东,应该是接替贾父的职位。 早在贾夫人的小公主生下前,官家就以贾夫人有胎为由,封了她做婉仪,又升了贾氏一‘门’的官职。 贾父因为被升了职,就被直接从淮东调回了京城。 那时。谢夫人没怀胎。也同样被升为了充仪。 她那时偶尔嘴多,在谢府里悄悄笑着说,官家迟迟不立皇后。这样左一个右一个都升上去,他说不定就是要等着后面还有没有家世更好,更美貌的宫妃进宫。 所以,昨天官家正好去了皇后宫中。当着谢皇后的面,赵扩突然笑道: “文安夫人。你迟迟不成婚,是不是心里对陈山长和楼卿不满意,这样左一个右一个 地耗着,还等着更俊俏的郎君?” “……” 多亏当时命‘妇’们都在坤宁宫外看两头驯象排演。只有皇后忍笑听着了官家这调侃的话。 否则她的名声就要臭大街了。 ——官家真是个小心眼的男人。 如今被封了八品文安县夫人的她,只能在官家面前这样陪笑暗骂着。 楼云他没成婚,不是为了给你尽忠? 一年前。楼云在公文密信上说,他到了淮东。整训边军,季辰龙在金国就会直接与他密 信来往。 只有于北伐有功,他会保举季辰龙在大宋的官职。 而她,当然也把这件事通知了在楚扬边州里的三郎,让他的兴盛船帮全力协助楼云。 ——公平‘交’易。 “要不,就按官家的意思,我们成亲算了?” 眼看着季青辰铺纸观墨,把笔塞到了他手上,被她‘逼’着写退婚书的陈文昌无奈苦笑。 “也许成亲了,我们天天在一起,就自然不会争吵了……” 他迟疑地看了看桌上‘精’美雪白的暗纹芙蓉纸,又看了看眼前的‘女’子。 季青辰的容貌和当初与他同船来大宋时一样,明媚鲜‘艳’。 她回过身,安闲地坐在暖椅上。 窗外的冬枝树影透过来,落在了她的额头两颊上,衬映出她白瓷一样光洁的脸庞,串珠的金额饰下是她灿烂如星的双眸。 火盆里的‘艳’红银炭跳动着点点星火。 这两年,他总算有了自己的书院。 她也受谢皇后殊恩,加封了八品的文安县夫人虚职。 过两日,官家三年一次的郊祭仪式里,因为皇后的安排,她也有资格和四品以上的外命‘妇’们一起参加。 如她这样,二十二三岁的‘女’子在大宋来讲,已经过了婚期。 但自从陈季两家要退亲的风声传出去之后,无数想走她的‘门’路巴结皇后的人家,就已经遣官媒来打听消息了。 陈文昌觉得,要不是自己在中间远去了吐蕃一次,根本不会耽误她这样久。 “陈山长。” 季青辰叹气失笑,劝着这位太仓书院的山长,道: “不退亲也成。你以后不要老埋怨我脾气不好,小心眼,不贤淑,嘴巴刻薄。” “……” 陈文昌觉得,只要她改了隔三差五拿话来刺人叫他不痛快的‘毛’病,他们根本就不会吵架。 尤其是他斗败王世强,抢到了刘家村太仓书院的山长之职后。 唐坊的那些、课本是不错,但、那些是什么胡扯的内容? 他办的是‘私’学,和太学、宗学这样的官办学校不一样。 把这些课本放进书院‘蒙’学里,是谢皇后在官家面前说项,报备过的。 所以,这些倒也罢了。 接着,她仗着在书院里捐了款子办了学田,强行要求在四书之外再开课。 比如“讼学”、“帐目学”之类,专‘门’培养一批穷苦学子学习那些物理、化学、做生意的帐目,另外让他们做船模。 她还说毕业了,他们要考科举就考,但她可以包他们去太仓的船厂做兼职管事。 ‘弄’得书院里人心浮动。 天天想着怎么赚钱养家,“天理人‘欲’”完全就讲不下去了好不好? 这不明摆着是“经世致用”吗? 完全不能忍。Q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